南海是我国的固有领海,蕴藏着丰富的海洋资源。2017年5月18日,我国南海神狐海域的可燃冰试采取得圆满成功,实现历史性突破。
(1)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请你写出甲烧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2)可燃冰被科学家誉为“未来能源”“21世纪能源”,原因是 。
2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1℃时,NaCl的溶解度 23的溶解度(填写“大于”“等于”“小于”之一)。
123,经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之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
12℃,此时所得碳酸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氯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填写“大于”“等于”“小于”“无法判断”之一)。
为适应不同人群的需要,市场上供应的食盐除普通碘盐外还有无碘竹盐、低钠盐和健康平衡盐等,现有两种品牌的食盐A和B,主要成分的含量见表:(注:两种食盐仅NaCl中含有钠元素:35.1g/100g表示每100g食盐中含钠元素质量为35.1g)
| 食盐种类 | 食盐A | 食盐B | 
| 主要成分的含量 | (以钠元素质量计)35.1g/100g | (以NaCl质量计)93.0g/100g | 
(1)加碘盐是通过加入KIO 3的方法制成的,KIO 3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 。
(2)NaCl中钠元素质量分数以39%计,请比较食盐A、B中NaCl含量高低,其中含量较高的是 (填食盐种类)。
2015年10月,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因创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的贡献,与另外两位科学家共获2015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家,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是青蒿素(化学式C 15H 22O 5)和双氢青蒿素(化学式C 15H 24O 5)中各元素质量分数的模型,则表示青蒿素中各元素质量分数的模型是 。
(2)疟疾是一种由疟原虫引起的传染病,青蒿素对疟原虫有很好的杀灭作用,从预防传染病流行的措施来看,用青蒿素药剂对疟疾患者进行治疗是属于 。
在科学拓展性课程学习中,小柯做了如下实验:先在水槽里的支架上放两个小烧杯,一个盛有较多正在萌发的种子,另一个装有适量的NaOH溶液,再往水槽内注入一定量的水,最后用一个大烧杯罩住两个小烧杯(如图),持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大烧杯内的水面上升,水槽的水面下降,为什么杯外的水会进入杯内呢?请分析实验过程,并结合所学知识作出解释。

以下是俄国化学家罗蒙诺索夫曾开展的实验:
①先用天平称取质量为m 1的金属锡粉。
②将这些锡粉放在密闭容器里进行完全燃烧,生成了白色固体物质,称量容器的总质量为m 2。
③打开容器,听到了空气进入容器发出的"丝丝的声响",称量所得白色物质的质量为m 3。
④把白色物质放回原容器里(容器中空气的组成恢复到初始状态),重新称量容器的总质量为m 4
(1)根据所学知识判断,锡的燃烧是 变化。
(2)罗蒙诺索夫分析数据后发现,生成白色物质的质量m 3= ,于是提出了"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产物的总质量"的观点。
(3)后经多位科学家的共同努力,最终确立了质量守恒定律,请从微观角度解释该定律: 。
某兴趣小组进行纯碱样品(杂质仅含NaCl)中Na 2CO 3质量分数的测定实验,主要操作流程如图:

(1)请指出图中过滤操作中的一处错误: 。
(2)为节约药品,可先向呈碱性的Na 2CO 3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呈 色,再向溶液中滴加CaCl 2溶液至颜色恰好消失,即可停止滴加。
(3)以下操作过程会导致Na 2CO 3质量分数测定值偏小的有 。
A.称量沉淀质量时忘记读取游码所示的值(不为零)
B.沉淀未完全烘干就进行称量
C.溶解时,充分搅拌后,样品未能完全溶解即进行下步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