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结合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标注仪器的名称:a ;b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反应,若用C装置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 .
(3)选用E装置收集气体时,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反应前,将集气瓶住满水,用玻璃片盖着瓶口,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
②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立即将导管口移入集气瓶
③收集气体后,将集气瓶盖上玻璃片再移出水槽
(4) 实验室中一般用锌粒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制取氢气,制取氢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
(5)适合用D装置收集气体必须具备的性质是 .
A~F是六种常见的物质,分别由H、O、C、Cl、Ca五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组成,请回答下列问题:
(1)A是一种氧化物,可用作干燥剂,A与C反应能生成E,A的俗称为 。
(2)B、C常温下均为液体,且组成元素相同,B在一定条件下可生成C,B的化学式为 。
(3)对NaOH溶液依次进行实验,现象如图所示:

①D和E两种物质分别是 、 (写化学式)。
②加入F的溶液后,沉淀溶解并产生大量气泡,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产生此现象的原因 。
③最后得到的红色溶液中含有的物质有水、石蕊、 ,下列离子不能与该溶液中的离子共存的是 。
a.OH﹣ b.Mg2+ c.CO32﹣ d.NO3﹣。
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
温度/℃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
|
溶解度 /g |
NaCl |
35.8 |
36.0 |
36.3 |
36.6 |
37.0 |
37.3 |
|
NH4Cl |
33.5 |
37.2 |
41.4 |
45.8 |
50.4 |
55.2 |
|
(1)海水中含有大量的氯化钠,海水晒盐的原理是 ,氨碱法制纯碱先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通入氨气的作用是 ,可向滤出晶体后的NaHCO3溶液中加入 以回收氨,使之循环使用。
(2)氯化钠和氯化铵具有相同溶解度的温度范围在 ℃之间。
(3)图中,A是60℃时含有120g水的NH4Cl溶液,经过如下操作后,得到固体。

I.C中溶液的质量是 g.A溶液为NH4Cl的 (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结果精确到0.1%)。
II.对以上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选填编号)。
①A到B的过程中,溶质质量没有改变
②B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55.2:100
③由B到C开始析出NH4Cl固体的温度在40℃至50℃之间。
能源利用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
(1)2017年5月18日,中国南海"可燃冰"试采成功,标志着我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在该领域实现连续稳定产气的国家。写出可燃冰的主要成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2)太阳能路灯是利用太阳能进行照明的装置。其下列组件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硅电池板 B塑料灯罩 C 铝合金灯柱 D钢质防盗螺丝
(3)下图是一种家庭能量储存系统原理示意图。在该系统中,白天利用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给用电器供电并用装置X电解水,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产生A气体的电极与电源的 极相连。夜晚,装置Y是氢﹣氧燃料电池,用于给用电器供电,将 能转化为电能。

某混合气体中含有CO、CO2、SO2三种气体。某兴趣小组对此进行了探究。
[查阅资料]
Ⅰ.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易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而被吸收,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Ⅱ.CO和CO2均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也不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Ⅲ.CO与Cu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CuO
Cu+CO2。
[实验探究]为验证这三种气体,同学们在老师指导下,设计并进行如下实验:

[事实与结论]通过实验验证了以上三种气体的存在,请完成下列空格:
(1)装置E的作用是 。
(2)能证明气体中含有SO2的现象是 ,含有CO2的现象是 。
[反思与评价]若将装置①和装置②互换,则无法验证的气体是 (填写化学式)。
某化工厂的废液中主要含有硝酸银、硝酸铜。取一定量的该废液样品,加入镁粉和铜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 请填写下列空格:
(1)若滤渣中有镁粉,则滤渣中除镁粉外还含有 (填写化学式,下同)。
(2)若滤渣中有铜粉,则滤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 ,可能含有 。
(3)若滤渣中没有铜粉,则滤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 ,可能含有 。
(4)反应后得到滤液的质量 (选填“小于”、“大于”或“等于”)反应前所取废液样品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