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新型绿色消毒剂,主要用于饮用水处理。某工厂以22.35 kg NaClO固体、若干Fe2(SO4)3固体和质量分数为20%的NaOH溶液为原料生产Na2FeO4,反应原理为:3NaClO+Fe2(SO4)3+10NaOH═2Na2FeO4+3NaCl+3Na2SO4+5H2O,假设反应物均恰好完全反应。试计算:
[已知:相对分子质量为NaClO 74.5 Fe2(SO4)3 400 Na2FeO4 166]
(1)Na2FeO4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是 。
(2)制备过程中需加入20%的NaOH溶液的质量是多少?
(3)最后所得溶液中Na2FeO4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计算结果精确到0.1%)
小明用镁条(表面被氧化)和稀硫酸反应的实验来测定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实验中,他绘制了生成氢气的质量与所用稀硫酸质量的关系图(如图),请根据如图计算该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金属的性质做了如下探究,请你帮他们完成下面的内容。
(1)探究铁生锈的原因(如图)(每支试管中均放有完全相同的洁净铁钉):
①一段时间后甲同学观察到: 试管中的铁钉明显生锈了。由此得出铁生锈的原因是铁与 共同作用的结果。
②为防止金属锈蚀,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填一种)。
③在焊接铁制品前,常用稀盐酸清除其表面的锈,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某同学分别向盛有形状、大小相同的铁片和锌片的试管中,倒入等质量、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以“ ”为依据来判断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3)将一定质量的铁粉放入硫酸铜、硫酸锌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所得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
化学课堂上,老师做了如图一的实验(网罩的作用是集中火焰,提高温度)。
(1)随着不断加热,试管①里逐渐有红色固体产生,化学方程式为C+2CuO 2Cu+CO2↑,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属于 。同时试管②里的现象是 ,化学方程式为 。
(2)小明发现通入试管②里的气体有逸出液面的现象,怀疑试管①里还有其它气体生成,比如一氧化碳。老师首先赞扬小明有科学的质疑精神,建议在化学兴趣小组的活动中展开探究。请你也参与其中,一起探究。
[提出问题]碳还原氧化铜的反应还有一氧化碳生成吗?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没有一氧化碳生成;猜想二:还有一氧化碳生成
[设计方案]在老师的帮助下,小明设计出如图二实验。为了提高实验效果,小明加大了反应物的用量。老师提示:先将两个开关都打开,再加热,反复挤压气球一会儿。老师这样提示的目的是 。
[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先按老师的提示操作,加热一会儿后,关闭开关2.待充分反应,关闭开关1,停止加热。 |
逸出液面的气体不是二氧化碳 |
|
逸出液面的气体是一氧化碳。猜想二成立。 |
[交流与提高]同学们通过对以上实验的讨论与分析,认为一氧化碳的产生至少源自两个反应:一是试管内反应物直接反应生成;二是生成物又发生反应而生成。请你写出其中一个化学方程式 。
实验中生成的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浓溶液吸收没有明显现象,同学们想进一步检验该反应的生成物,可选用的药品有 (填序号)。
①酚酞溶液 ②氢氧化钙溶液 ③稀盐酸 ④锌粒 ⑤氯化钙溶液
[评价与反思]经过本次活动,同学们感到,正是因为小明具有 精神,我们这次活动才有了更多、更新的收获。
县农业技术员在做土地调查时发现,喜耕田的承包地土壤呈酸性,建议他用熟石灰改良.喜耕田在向地里抛撒熟石灰时,小明和小旭发现熟石灰有部分呈块状,认为熟石灰已变质.于是他们取来一些样品,分别做实验验证.
(1)小明取少量样品放入试管,滴加 ,试管内有 产生.于是小明断定熟石灰已变质.
(2)小旭也取少量样品放入烧杯,加入少量水,充分搅拌,过滤,向滤液中滴加 溶液,滤液 .于是小旭断定熟石灰没有变质.
(3)小明的实验所依据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而小旭的结论依据是样品中仍然存在 .
(4)根据小明和小旭的实验及结论,你的结论是 .
实验室测定一瓶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取该稀硫酸100g,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完全反应后生成46.6g沉淀.试计算该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