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出现了一种含“污渍爆炸盐”的新产品(如图),能清除衣服上难以清洗的汗渍、果汁渍。它的特殊的名称让小明对它产生了探究的兴趣。
(1)小明在超市的 区域购买了此产品。
(2)阅读产品标签:“污渍爆炸盐”是一种衣物助洗剂,主要成分是过碳酸钠,能在瞬间去除洗衣液难以除去的多种顽固污渍………,本产品不伤衣物,无磷是它的一大优点。含磷洗涤剂对环境的危害是 。
(3)查阅资料:过碳酸钠(Na2CO4)是白色结晶颗粒,溶于水会产生碳酸盐和其它化合物。
(4)合理猜想其它化合物为:
i.NaOH;ii.H2O2;iii.NaOH和H2O2;小明做出以上猜想的理论依据是
(5)实验设计:探究“污渍爆炸盐”水溶液的成分,完成下列表格。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步骤 1:取少量“污渍爆炸盐”于烧杯中,加入足 量蒸馏水,充分搅拌。 |
固体完全溶解,形成无色溶液 |
/ |
步骤 2:取少量步骤1 形成的溶液于试管中,再加 入 ,振荡,静置。 |
白色沉淀 |
含有 Na2CO3 |
步骤 3:取少量步骤 2 试管中的上层清液于另一支 试管中,再滴加少量MgCl2 溶液,振荡。 |
无明显现象 |
|
步骤 4:另取一支试管,加入少量步骤 1 形成的溶 液,再加入 ,将带火星木条伸入试管中。 |
|
含有 H2O2 |
(6)实验结论:猜想 正确。写出过碳酸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的关系如图:“﹣”表示相互之间可以反应,“→”表示可以转化生成,其中A是年产量最多的金属,C是一种常见的碱,B和C反应生成的一种物质是我们日常生活的调味品,D是一种气体,D在大气中含量的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
(1)写出C的化学式 ,C必须密封保存的原因是 .
(2)A放入B的溶液中,可以观察到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写出B和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属于 类型(从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中选择).
(4)D导致温室效应,从而威胁人类生存,我们应该倡导“低碳生活”,下列做法哪些符合“低碳生活”的理念 (填序号).
A.尽量少用一次性杯筷 B.提倡步行上下学,乘坐公交车上下班
C.植树造林,爱护花草树木 D大力开发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于5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举行,峰会围绕基础设施、产业投资等八个方面展开讨论,推动务实成果,基础设施的建设离不开大量的水泥,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水泥的化工原料需要石灰石,请写出煅烧石灰石生成生石灰的化学方程式 ;生石灰常用作食品的干燥剂,说明书生石灰可以作干燥剂的原因 ,在基础设施等建设中为防止出现“先建设后治理”现象,请你写出两条防治水体污染的合理化建设 , .
小莉同学家里有一只破损的手镯(银锌合金),她想探究此手镯中银的含量,于是请化学老师一起探究。首先称得手镯质量为22.8g,在用足量的稀硫酸分多次与此手镯充分反应,实验结果如表:
|
第1次 |
第2次 |
第3次 |
第4次 |
第5次 |
|
|
滴入稀硫酸的质量/g |
20 |
20 |
20 |
20 |
20 |
|
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g |
21.5 |
20.2 |
18.9 |
18.5 |
18.5 |
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1)手镯中银的质量是: g.
(2)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实验室有一瓶标签腐蚀的溶液A(如图),某组同学将碳酸钠溶液与样品反应,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后得到澄清滤液,同学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
探究一 A溶液中溶质是什么?
【提出猜想】①CaCl 2,② 。
【查阅资料】CaCl 2溶液呈中性。
【设计实验】同学们设计了如下方案并进行实验。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
取少量A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
|
猜想①正确 |
碳酸钠与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探究二 过滤后的滤液中会有哪些溶质?
【提出猜想】小明的猜想:NaCl、CaCl 2;小红的猜想:NaCl;你的猜想:
【设计实验】请设计对"你的猜想"实验:
|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
|
|
你的猜想正确 |
[思维拓展]为防止标签被腐蚀,倾倒液体时应注意: 。

探究学习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相关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A中任意两种仪器名称 、 .
(2)用图D和图E所示的装置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①、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 ;
②、在水中不燃烧的白磷,通入氧气后燃烧,说明燃烧需要 .
(3)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可选用 (选一个即可),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如用C装置收集O 2,则气体应从 端通入(填"a"或"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