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电热毯(俗称“电褥子”)是根据电流的 热 效应制成的。小亮家的电热毯通电后指示灯不亮,小亮检修时发现是电热丝断了,他把电热丝的两个断头连接起来,他发现连接处比别处更热,这是为什么?

科目 物理   题型 解答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电热的利用与防止 焦耳定律在实际中的应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甲所示是“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现象”实验装置,小华用两个相同的容器(图中用虚线框表示)分别装入质量相等的 A B 两种液体,用相同的装置加热:

(1)以从实验效果考虑,本实验选择  (烧杯 / 易拉罐)作为盛放液体的容器较好,实验中使用玻璃棒的目的是  

(2)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可通过  (液体升高的温度 / 加热时间)比较。

(3)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分析图象可知:质量相等的 A B 两种液体,在升高相同温度时,   ( A / B ) 吸收的热量较多;质量相等的 A B 两种液体,在吸收相同热量时,   ( A / B ) 升温较高。

(4)冬天,小华想自制一个暖手袋,若只能从 A B 中选一种液体装入暖手袋中作为供热物质,则应选择   ( A / B )

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图中灵敏电流计 G 的指针偏转方向相反即表示通过的电流方向相反)。

(1)导体 ab 静止悬挂,闭合开关,灵敏电流计的指针不偏转,说明电路中  (有 / 无)电流产生。

(2)继续探究,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如表:

序号

ab 运动方向

电流计指针偏转情况

1

沿磁场方向运动

(不切割磁感线)

不偏转

2

水平向左

(切割磁感线)

向右偏转

3

水平向右

(切割磁感线)

向左偏转

①比较1、2(或1、 3 ) 实验现象可知,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  运动时电路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

②比较2、3实验现象还发现,产生的感应电流的方向跟  有关。

③若在整理器材时未断开开关,先水平向左撤去蹄形磁铁(导体 ab 不动),则灵敏电流计的指针  (会 / 不会)偏转。

小华在“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中:

(1)按要求将实物图连接完整(要求:滑片 P 向右滑时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

(2)在连接电路的过程中,开关必须处于  (闭合 / 断开)状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应放在最  (左 / 右)端。

(3)小华用三只阻值分别为 15 Ω 10 Ω 5 Ω 的电阻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过程中,将 15 Ω 电阻换成 10 Ω 时,应在闭合电路后,将滑片向  (左 / 右)移动,其目的是  

小明用 2 mL 的注射器、量程为 0 ~ 10 N 的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粗略测量大气压的值,本实验的原理是二力平衡和 p =   F S  

步骤一: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步骤二:如图所示安装好器材,水平向右缓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  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5 . 2 N

步骤三: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  长度为 4 . 00 cm

步骤四:算出大气压强值为   Pa

同组的小华分析了影响实验结果的可能因素后,对实验进行了如下改进:

①将步骤一改为:先将注射器内抽满水,再竖直向上推动活塞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便于  

②取下橡皮帽,重复步骤二的操作,读得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0 . 3 N ,由此可知,此时活塞所受到的  (摩擦力 / 大气压力)为 0 . 3 N

小华根据改进后测得的数据,重新计算了大气压的值。

在“初识光的折射现象”和“探究光的折射特点”实验中:

(1)如图甲,小明将一束激光射至 P 点,形成一个光斑,向水槽内慢慢注水,水槽底部光斑的位置将  (向左移动 / 向右移动 / 不动),这说明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传播方向  (会 / 不会)发生偏折。实验中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路径并不清晰,为解决此问题,他在水面上方喷了一些  

(2)如图乙,小明继续探究“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折射特点”,他使用可折转的光屏,是为了研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  。如图丙,他将光沿着 AO 方向射向水面上的 O 点,光在水中沿着 OB 方向射出,调整激光笔使入射光逐步偏向法线,折射光也逐步偏向法线,说明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入射角减小,折射角随之  (增大 / 减小 / 不变)。当光沿着 NO 方向射入时会沿 ON ' 方向射出,此时折射角为  度。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