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我国科学家屠呦呦由于成功提取出青蒿素,获得了 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素的化学式为C 15H 22O 5.试计算:

(1)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青蒿素中,各元素质量的最简整数比为 m(C):m(H):m(O)=   

科目 化学   题型 解答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 元素质量比的计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气体制备、净化、干燥、收集和进行实验探究的部分仪器(组装实验装置时,可重复选择仪器),某化学小组的同学欲利用其进行下列各化学实验。

(1)以过氧化氢溶液为原料(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在实验室中制备并收集干燥的氧气。按照要求设计实验装置,连接仪器,并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①所选装置的连接顺序为   (从左至右填写装置序号字母)。

②制取氧气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下列有关氧气制取和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填写序号A、B、C,D之一)

A.实验室制氧气时,应先加入药品,再检査装置的气密性

B.在此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发生改变

C.铁丝在纯氧中剧烈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

(2)用干燥纯净的氧气对纤维素的组成进行分析探究实验(资料显示纤维素只含C、H、O三种元素)。所选装置按"氧气→D→A→C→碱石灰干燥管"的顺序连接(实验前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假设所发生的化学反应都完全充分进行)。装置D的玻璃管中放入纤维素试样的质量为wg,充分反应后,测得装置A的质量增加ag,装置C的质量增加bg,则纤维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计算结果用含字母的代数式表示)。

若实验中使用的氧气未干燥,这样测算出的纤维素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与实际值比较将   (填"偏大""偏小""基本一致""无法确定"之一)

(3)用一氧化碳气体(含有少量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测定某铁的氧化物(Fe xO y)试样的元素组成比例,所选装置按"混合气体→A 1→D→C→A 2"的顺序连接(A 1、A 2为浓硫酸洗气瓶,实验前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假设所发生的化学反应都充分反应)。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装置编号

A 1中浓硫酸

D中玻璃管内固体

C中溶液

反应前质量

150g

14.4g

200g

反应后质量

152.7g

11.2g

213.2g

①请选择合理数据计算Fe xO y中x:y=   (填写最简整数比)。

②从环保角度考虑,该实验方案设计还存在不完善之处,你的具体改进方案是   

南海是我国的固有领海,蕴藏着丰富的海洋资源。2017年5月18日,我国南海神狐海域的可燃冰试采取得圆满成功,实现历史性突破。

(1)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请你写出甲烧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可燃冰被科学家誉为“未来能源”“21世纪能源”,原因是  

(3)1926年,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先生创立了侯氏制碱法,促进了世界制碱技术的发展。侯氏制碱法以食盐为主要原料制取纯碱,制得的纯碱中常含有少量氯化钠。Na2C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t1℃时,NaCl的溶解度  Na2CO3的溶解度(填写“大于”“等于”“小于”之一)。

②t1℃时,50g水中加入10g Na2CO3,经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之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

③t1℃时,将不同质量的碳酸钠饱和溶液和氯化钠饱和溶液均升温至t2℃,此时所得碳酸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氯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填写“大于”“等于”“小于”“无法判断”之一)。

向100g硫酸铜与硫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溶液质量与所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象可知,c点溶液中的溶质是  

(2)当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80g时,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结果精确到0.1%)

某小组同学在实验室研究铝与氯化铜溶液的反应,过程如下: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①铝片表面附着一层红色固体

②铝片表面逸出大量无色气体,放出大量的热

③烧杯底部出现红色固体和白色沉淀

(1)打磨铝片的目的是  

(2)现象①③中的红色固体是同种物质,请写出现象①的化学方程式  

(3)经检验,现象②中的无色气体为氢气。甲同学猜测可能是氯化铜溶液显酸性,经pH计检验,pH  7,证实了甲的猜想。

(4)探究现象③中白色沉淀的化学成分。

乙同学通过查阅资料认为白色沉淀可能是氯化亚铜(CuCl)。

[查阅资料]CuCl可与浓氨水反应生成无色的Cu(NH32+和Cl,Cu(NH32+在空气中易被氧化变为蓝色。

[进行实验]①取烧杯底部的白色沉淀,充分洗涤。洗涤的目的是  

②向白色沉淀中加入浓氨水,沉淀溶解得到无色溶液,将无色溶液分为两份,进行实验: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Ⅰ.用试管取其中一份溶液,滴加适量AgNO3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该溶液中含有

  

Ⅱ.将另一份溶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

  

该溶液中含有Cu(NH32+

[得出结论]通过实验可以确定,该白色沉淀是CuCl。

[反思与评价]Al和CuCl2溶液反应为什么会出现CuCl呢。

I.丙同学猜测:可能是Cu与CuCl2溶液反应生成了CuCl.为了验证猜想,他取Cu与15%的CuCl2溶液混合,结果无白色沉淀产生。他又分析了Al和CuCl2溶液反应的实验现象,再次将打磨过的Al片插入盛有15%的CuCl2溶液的试管,并将试管置于冰水中,发现白色沉淀明显减少。于是他将Cu与15%的CuCl2溶液的实验进行了改进,从而证明了Cu与CuCl2溶液反应能生成CuCl,改进的方法是  ,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II.丁同学认为丙同学的实验还不够严谨,还应考虑  对Cu与CuCl2溶液反应的影响。

如图是实验室制备气体的常用装置,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组装A装置时,固定试管应在放置酒精灯之   (选填"前""后")进行。

(2)B装置可制取多种气体,装入药品前,可用注射器检查装置气密性,方法如下:从长颈漏斗加水至没过漏斗下端,将注射器与d相连,缓慢拉动注射器活塞,若观察到   现象,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3)甲同学用内部带有多孔隔板的C装置作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你认为用C装置代替B装置的优点是   ;C中多孔隔板合适的位置是   处(选填"a"或"b"),不适宜用作多孔隔板的材料是   (选填编号)。

①铜片 ②塑料 ③铁 ④石墨

(4)二氧化硫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常用来漂白纸浆、毛、丝等。二氧化硫排放到空气中易形成酸雨。实验室常用铜和浓硫酸制取二氧化硫,其反应原理是

Cu+2H 2SO 4(浓) CuSO 4+SO 2↑+2H 2O。

①实验室制取SO 2气体的发生装置可选择   ,若用E、F组合作为收集装置,则制取一瓶SO 2,导管口的连接顺序为   ,装置F的作用是   

②SO 2化学性质与CO 2相似,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其化学方程式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