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家屠呦呦由于成功提取出青蒿素,获得了 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素的化学式为C 15H 22O 5.试计算:
(1)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2)青蒿素中,各元素质量的最简整数比为 m(C):m(H):m(O)=
某校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进行常见酸、碱、盐的性质实验时,发现实验台上摆放的药品中有一瓶溶液的试剂瓶未盖瓶盖且标签破损(如图),于是决定对该瓶溶液进行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这瓶溶液是什么溶液?
【获得信息】酸、碱、盐的性质实验中用到含有钠元素的物质是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
【做出猜想】:猜想一:这瓶溶液是氯化钠溶液;
猜想二:这瓶溶液是氢氧化钠溶液;
猜想三:这瓶溶液是碳酸钠溶液.
【实验推断】
(1)小明取样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呈红色,得出结论:该溶液不可能是 溶液,原因是 .
(2)小李另取样滴加稀盐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由此得出结论:该溶液是碳酸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小王认为小李的结论不完全正确,理由是 .
大家讨论后一致认为还要进行如下实验:
【继续探究】另取样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观察到有 产生,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是 ,静置后,取上层清液,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呈红色.
【实验结论】这瓶溶液是 .
【探究启示】实验取完药品后应立即盖好瓶塞,且取用药品时标签向着手心.
【拓展迁移】若该溶液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2所示,反应实质是 .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常用装置.
(1)写出仪器①的名称 .
(2)实验室用A装置加热高锰酸钾制取O 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还应对该装置进行的改进是 .
(3)张老师要制取一瓶氯气(Cl 2)做演示实验,反应原理是MnO 2+4HCl(浓) MnCl 2+Cl 2↑+2H 2O.
已知常温下,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大,易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HClO).张老师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装置的字母代号),写出氯气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防止对环境的污染,此装置还需 .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气体收集装置。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若从控制反应速率和节约药品的角度考虑,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编号)。
(3)实验室若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制取氧气,可选择装置C作发生装置,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D、E、F、G都是实验室中气体的收集装置,其中不能用来收集氧气的是 (填字母编号)
实验室中有一包由KCl、MgSO4和CaCl2组成的固体混合物,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了除去其中的MgSO4和CaCl2,得到纯净的KCl,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X溶液与Ba(OH)2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2)Y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是 .
(3)该实验中盐酸的作用是 .
A、B、C、D、E、F、X、Y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已知X是一种混合物,A、B、Y是单质;通常情况下,C是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且相对分子质量为17的气体,D、E是含有相同元素的氧化物,它们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X的名称是 。
(2)B与Y反应的条件是 。
(3)E+氧化铁→D的化学方程式是 。
(4)C+D+饱和食盐水→F的化学方程式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