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上个月做实验用的NaOH溶液忘记了盖瓶盖。对于该溶液是否变质,甲、乙两同学分别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该溶液是否变质,溶液中溶质是什么y
【猜想假设】猜想1:该溶液没有变质,溶液中溶质只有NaOH
猜想2:该溶液部分变质,溶液中溶质有NaOH和Na 2CO 3
猜想3:该溶液全部变质,溶液中溶质只有Na 2CO 3
查阅资料:Na 2CO 3溶液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而BaCl 2溶液显中性。
【实验设计】
【实验结论】
(1)由甲、乙两同学的实验,可推知猜想1一定不正确,该溶液已 (选填"部分"或"全部")变质。
(2)写出乙同学实验中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 。
【评价反思】
(3) 同学(选填"甲"或"乙")不能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其理由是 。
A或B中两题中任选一个作答,若两题均作答,按A计分.
A补齐物质与其用途的连线 |
B补齐标识与其含义的连线 |
|
|
侯德榜是我国著名的化学家,发明了侯氏制碱法,其反应原理如下:NaCl+CO 2+NH 3+H 2O═NaHCO 3+NH 4Cl,请计算:
(1)氯化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2)生产8.4t碳酸氢钠,理论上需要氯化钠的质量。
尿素[CO(NH 2) 2]是一种常见的氮肥,工业上制备反应如下:
CO 2+2NH 3 CO(NH 2) 2+H 2O,请计算:
(1)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2)生产6t尿素,理论上需要氨气的质量是多少?
实验室加热氯酸钾(KClO 3)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28.0g制取氧气,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18.4g,请计算:
(1)生成氧气的质量。
(2)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
早在西汉时期的《淮南万毕术》中就记载"曾青得铁则化为铜",成为现代湿法冶金的先驱。现有含1.6kg硫酸铜的工业废液,加入铁粉回收铜,请计算:
(1)硫酸铜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
(2)理论上与硫酸铜反应消耗铁粉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