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7年4月,"航母"下水,开拓中国新蓝海。

(1)"航母"舰体材料为合金钢,国产航母使用的"超级钢"具有极佳的抗压性、延展性和焊接性。合金钢是    (填序号)

a.合成材料    b.复合材料     c.无机材料

(2)"航母"升降机可由铝合金制造,用石墨作电极在高温条件下电解熔融氧化铝,在阴极和阳极区分别得到A1和O 2,阳极区使用的石墨易消耗的原因是    

(3)"航母"螺旋浆可由铜合金制造。铜合金比铜的硬度    (填"大"或"小"),铜比铁在海水中耐腐蚀的原因是      

(4)由生铁炼钢时,硅(Si)与氧化亚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硅和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科目 化学   题型 简答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合金与合金的性质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金属材料及其应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科学家设想利用太阳能加热器"捕捉 C O 2 "、"释放 C O 2 ",实现碳循环.

(1)步骤1的化学方程式为
(2)为确定步骤2中的碳酸钙是否完全分解,设计的实验步骤为: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滴加过量溶液,若观察到试管内.则分解不完全.
(3)上述设想的优点有(填字母序号).

A.

原料易得且可循环利用

B.

充分利用太阳能

C.

可全地域全天候使用

(4) C O 2 是宝贵的碳氧资源. C O 2 H 2 在一定条件下可合成甲酸( H C O O H ),此反应中 C O 2 H 2 的分子个数比为,若要检验1%甲酸水溶液是否显酸性,能选用的有(填字母序号).

A.

无色酚酞溶液

B.

紫色石蕊溶液

C.

p H 试纸

(5)请列举 C O 2 的另两种用途

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a、b的名称:a,b
(2)用A装置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为,应选用的收集装置为(填装置编号).用B装置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
(3)如图F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的改进装置.实验时,打开分夜漏斗活塞,通入干燥氧气约10秒,引燃铁丝下端火柴杆,伸入塑料瓶内,并对准玻璃管口正上方,观察到的现象是:
铁丝剧烈燃烧,
改进后的优点是(填序号).
①氧气无需提前制备和收集,操作更方便
②塑料瓶代替集气瓶,防止集气瓶炸裂,更安全
③装置集氧气的制取、干燥和性质验证于一体,实验更优化
(4)某兴趣小组同学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内,木条复燃,拿出木条,盖好集气瓶.过一会儿,再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内,木条仍然复燃.重复以上操作,直到木条不再复燃.据此现象 你能得到的结论是

某化学兴趣小组学习酸、碱、盐性质后,通过实验对碱的化学性质进行验证和总结,如图所示(已知: C a C l 2 溶液呈中性, C a C l 2 + N a C O 3 = C a C O 3 + 2 N a C l ).

(1)甲同学将酚酞试液滴入 C a O H 2 溶液中,观察到溶液变红,得出结论: C a O H 2 溶液呈(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2)乙同学将过量的稀盐酸加入到甲同学所得溶液中,观察到红色褪去,此时所得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有(酸碱指示剂除外);
(3)丙同学根据反应③得出结论:实验室存放碱溶液时需
(4)丁同学将 N a 2 C O 3 溶液加入 C a O H 2 溶液中,充分反应后,与乙同学所得溶液混合,静置后发现:上层为无色透明的溶液,底部有白色沉淀.则上层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酸碱指示剂除外),可能含有的溶质是;为验证可能含有的溶质,应该补充的实验操作是.

根据如图所示装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①的名称
(2)实验室用 A 装置制取氧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实验室用 B , E , C 装置制取并收集干燥的氧气,则 E 中应盛放的试剂是
(4)实验室用 D 装置收集氧气,当时开始收集;
(5) E 装置中充满水时,也可以作为氧气的收集装置,则氧气应从端通入(填" a "或" b ").

某同学做红磷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将点燃的红磷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红磷剧烈燃烧,过一会儿,燃烧匙内火焰熄灭.接着立即从集气瓶中取出燃烧匙,熄灭的红磷又复燃了.
(1)请你分析红磷复燃的原因:
(2)消防队员在火灾现场扑灭明火后,还要继续洒水的原因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