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向Na2CO3溶液中加入一定量Mg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某同学经过过滤、洗涤、低温烘干得白色固体,并进行如下探究:

【猜测】白色固体可能是:①MgCO3;②Mg(OH)2;③  

【资料】MgCO3、Mg(OH)2加热易分解,生成对应的两种氧化物。

【实验1】

(1)取适量白色固体,充分加热,将产生的气体通过装有无水硫酸铜的U形管,观察到现象为  ,则猜测①不成立。

(2)另取适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  ,产生大量气泡,则猜测②不成立。有同学查阅资料得知上述固体应为碱式碳酸镁[aMgCO3•bMg(OH)2•4H2O],其不溶于水,加热易分解,工业上常用作阻燃剂。

【实验2】

(3)为进一步确定白色固体的组成,该同学取适量白色固体,充分加热至质量不再改变,并使产生的气体全部缓缓通过如图所示装置,测定生成气体的质量。

实验中浓硫酸的作用  ,浓NaOH溶液的作用  

实验数据:

①加热后剩余固体质量2.0g:②浓硫酸增重0.9g:③浓NaOH溶液增重1.76g。则a:b=  

【拓展】

(4)如果将甲、乙装置顺序颠倒,则a:b的值会  (填“变大”、“变小”或“不确定”)。

(5)写出该碱式碳酸镁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6)工业上用碱式碳酸镁作阻燃剂,其可能的原因有:①分解时吸热,降低了燃烧物的温度;②生成的二氧化碳、水等非可燃性气体,稀释了可燃物周围的氧气浓度;③  

科目 化学   题型 解答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天气瓶”(如图)是否可预测天气很好奇。他们自制了“天气瓶”,并对其晶体析出的影响因素展开了探究。

步骤:(1)称取10.0g樟脑丸溶解于40.0mL无水酒精中得溶液a。

(2)向35.0g水中依次加入2.5gKNO3和2.5gNH4Cl,制得溶液b。

(3)将a、b两种溶液倒入容器中混合,密封即制得“天气瓶”。

(4)模拟不同的天气情况,将制得的“天气瓶”置于不同的温度和大气压的环境中,并记录析出晶体情况如下:

0℃

20℃

40℃

101.3kPa

100.5kPa

99.7kPa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溶液a时,为加快樟脑丸的溶解,可以采用搅拌、微热、  等方法。溶液a中的溶质以分子形式分散,所以该溶液  (选填“能”或“不能”)导电。

(2)溶液b中NH4Cl的质量分数是  

(3)为进一步探究析出的晶体中是否含有铵盐,需要的实验用品有  (填序号)。

a.稀盐酸

b.氢氧化钠溶液

c.蓝色石蕊试纸

d.红色石蕊试纸

(4)从表格信息中可知,  条件对“天气瓶”晶体析出的影响较大。

如图是初中化学常用实验装置(夹持装置已省略)。

(1)仪器a的名称是  

(2)该装置用于实验室制取CO2:装置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该装置用于实验室制取干燥的O2:乙中存放的试剂为  。检验丙中气体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4)该装置用于实验室制取干燥的H2:对装置所作的简单改动可以是  

(5)该装置用于混合物中物质含量测定:在丙装置后连接量气装置,取10.0g黄铜(铜锌合金)粉末于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待完全反应后,根据气体体积换算得到生成的氢气质量为0.1g,则该混合物中铜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某工厂利用废铁屑与废硫酸反应制取绿矾(FeSO4•7H2O)。

(1)绿矾中铁原子与氧原子个数比为  

(2)现有废硫酸4.9t(硫酸的质量分数为20%)与足量的废铁屑反应,理论上可生产出绿矾的质量是多少?(请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下同)

(3)若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溶液,需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的体积是多少?(已知: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的密度为1.84g/cm3)。

人体摄入锌不足会引起多种疾病,缺锌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通过服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液来补锌。已知葡萄糖酸锌的化学式C12H22O14Zn。

(1)葡萄糖酸锌属  (填“有机物”或者“无机物”),由  种元素组成。

(2)现有一支20mL的葡萄糖酸锌口服液,其中含葡萄糖酸锌45mg,那么这支口服液中Zn的质量是  mg.(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某化学兴趣小组做粗盐提纯实验,并对粗盐的成分作进一步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一:粗盐提纯

(1)提纯实验多次用到了玻璃棒,请写出该实验中使用玻璃棒的一个作用①  

(2)蒸发后所得食盐质量②  (读数见图)。

实验二:物质检验

[提出问题]食盐中除含有NaCl外,可能还含有什么溶质?

查阅资料一]食盐中可能还含有Na2CO3、Na2SO4等。

[作出猜想]猜想一:含有溶质Na2CO3

猜想二:含有溶质Na2SO4

猜想三:③  

[查阅资料二]Na2CO3溶液、Na2SO4溶液均可以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且BaCO3可以溶于盐酸,BaSO4不能溶于盐酸。

[讨论交流]小组同学经讨论后认为:选择BaCl2溶液和稀盐酸两种试剂即可验证猜想。若猜想二正确,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④  

[实验验证]为验证猜想,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Ⅰ.取上述食盐样品少量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得到澄清透明溶液;

Ⅱ.向溶液中滴加过量的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静置;

Ⅲ.静置后弃去清液,加入足量稀盐酸,发现沉淀部分溶解,且有气泡产生。

[实验结论]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判断⑤  是正确的(填“猜想一”、“猜想二”或“猜想三”)。

[问题与交流]小组同学在实验报告中记录了如下文字:经实验验证,该食盐样品中仅含有NaCl、Na2CO3和Na2SO4,你认为这个观点⑥  (填“正确”或“错误”)。请说明你选择的理由⑦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