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测成分
小伟同学在实验室中对某品牌除锈剂的有效成分及含量进行探究。
(1)定性检验:
小伟同学使用 、 分别与除锈剂反应,通过实验现象确定除锈剂的主要成分是硫酸。
(2)定量测定:
小伟同学利用碳酸钠溶液测定除锈剂中硫酸的质量分数,实验过程如下:
①向烧杯中加入50g除锈剂;
②向除锈剂中滴加碳酸钠溶液,边滴加边搅拌,至不再有气泡放出,共消耗碳酸钠溶液40g;
③反应后,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87.8g(除锈剂中其他成分不与碳酸钠反应,反应中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
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计算除锈剂中硫酸的质量分数。
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把A中仪器连接起来,采取的措施是 。
(2)用B、C、D装置进行相应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因操作错误达不到实验目的是 ,因方案错误达不到实验目的是 。
(3)方案错误的实验中,改用 方法可达到实验目的。
如图表示物质间的相互关系,其中B是铁锈的主要成分,X可以用来配制农药波尔多液。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

(1)Y的化学式 。
(2)通常情况下,A转化为B的条件是 ;
(3)和X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CO与CuO反应得到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得10g沉淀,则发生反应的CO质量为 g.
(2)CO还原CuO可生成Cu或Cu 2O或二者混合物.
已知:Ⅰ.Cu 2O是不溶于水的红色固体
Ⅱ.Cu 2O+H 2SO 4=CuSO 4+Cu+H 2O
小亮取7.2 gCO与CuO反应得到的红色固体与96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经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3.2g铜.
①红色固体成分为 .
②求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双吸剂"是一种常见袋装食品的保鲜剂,能吸收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某食品袋中发现一包"双吸剂",其标签如图1所示,同学们对这包久置的"双吸剂"固体样品很好奇,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久置"双吸剂"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铁与氯化铁溶液在常温下反应生成氯化亚铁:Fe+2FeCl 3=3FeCl 2
【作出猜想】久置固体中可能含有Fe、Fe 2O 3、CaO、Ca(OH) 2和CaCO 3。
【实验探究1】下表是甲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和记录的实验报告,请你补充完整。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
①取少量样品加入试管中,滴加一定量的 ,用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塞紧试管口,导管另一端伸入澄清石灰水中 |
试管中固体逐渐减少,有大量无色气体产生,得到浅绿色溶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样品中一定含有 和 (填化学式) 不含Fe 2O 3. |
|
②另取少量样品加入试管中,加足量的蒸馏水溶解,静置后取上层清液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
试管底部有不溶物,试管外壁有热的感觉,上层清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
样品中一定含有 (填化学式)和Ca(OH) 2. |
【实验质疑】(1)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并不能得出一定不含Fe 2O 3的结论,理由是: (用文字叙述)。
(2)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并不能得出一定含Ca(OH) 2的结论,理由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探究2】
乙、丙同学设计如图2实验方案继续验证:
(1)乙、丙同学从实验中得出固体样品中一定还含有 (填化学式),仍有一种物质不能确定。
(2)乙、丙同学又经过实验测得上述3.9g残留固体中含钙物质的总质量为2.12g,滤渣B中CaCO 3的质量为1.0g,滤渣C的质量为2.0g。
【实验结论】
综合上述实验及所给数据,可以确定这包久置"双吸剂"固体的成分是 (填化学式)。

2015年10月5日,中国籍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治疗疟疾的新药物疗法而获得诺贝尔奖,青蒿素(化学式为C 15H 22O 5)是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青蒿素的发现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
(1)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2)青蒿素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填最简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