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探究碳酸氢钠、碳酸钠分别与稀盐酸反应,研究小组进行如下两个实验:

(1)[实验1]同时将足量的稀盐酸倒入锥形瓶甲和锥形瓶乙中。

反应至5s生成气体的速率:碳酸氢钠  碳酸钠(选填“>”,“<”,“=”)。

[实验2]分别将足量的稀盐酸逐滴滴入试管甲和试管乙中,边滴边振荡。

现象为:

①试管甲中的溶液开始时显浅红色,逐滴滴入稀盐酸立即产生大量气泡,浅红色逐渐消失。

②试管乙中的溶液开始时显红色,滴入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溶液颜色逐渐变为浅红色后,继续滴加稀盐酸有大量气泡产生,浅红色逐渐消失。

(2)[反思1]在[实验2]碳酸钠溶液中逐滴滴入稀盐酸,为何刚开始没有大量气泡产生?研究小组查阅资料,绘制出微观示意图。

①碳酸钠溶液中逐滴滴入稀盐酸,依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相同浓度的碳酸氢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的碱性:碳酸氢钠  碳酸钠(选填“>”,“<”,“=”)。

(3)[反思2]为何[实验1]中碳酸氢钠最终产生气体的体积较大?

请你列式计算:[实验1]中两种固体完全反应后产生气体的质量各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到0.1g)?

科目 化学   题型 解答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生成偏铝酸钠( NaAlO2)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向20g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铝,充分反应后生成0.3g的氢气。

求:该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如图是某品牌葡萄糖酸锌口服液的标签,请根据标签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葡萄糖酸锌是由  种元素组成的。

(2)葡萄糖酸锌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3)这支口服液中含锌元素的质量为  

为验证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某兴趣小组同学做了如图所示实验。

请根据实验回答问题

(1)A试管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2)甲同学观察到B试管中无明显现象,然后向B试管中继续滴加1~2

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后溶液仍为无色。此现象  (填“能”或“不能”)证明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发生了反应。

(3)为了验证C试管中有碳酸钠生成,乙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如表所

示,请你帮助填写完整。

[查阅资料]碳酸钠溶液显碱性

方案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取少量反应后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

②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下面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几种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一瓶纯净的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棉花的作用是  ,停止加热时,发现水槽中的水有倒吸现象,原因  

(2)B装置存在的一处明显错误是  ,实验室用改正后的B装置制取氧气,主要的操作步骤有:a.收集气体 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将  放入锥形瓶中;d.从长颈漏斗加入  。上述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填字母序号)

(3)实验室用稀盐酸与大理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选择该装置的依据是  

图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实验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做"物质在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的实验时,常常要在集气瓶里预先加少量的水。B实验中水的主要作用是   ,A、B两个实验中的水可用少量细沙代替的是   

(2)C是某气体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能观察到火焰上方冷而干燥的烧杯壁有水滴出现说明该气体中一定含有   元素;然后迅速把烧杯倒过来,向烧杯内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该气体中一定含有   元素。

(3)D是稀释浓硫酸的实验。正确操作中试剂X是   ,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