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工厂产生的废渣主要成分是含钙的化合物(杂质为Fe 2O 3)。用该废渣制取CaCl 2晶体(CaCl 2•xH 2O)并进行组成测定,其制取的流程如图1所示:

已知:NH 4Cl溶液显酸性,且浓度越高酸性越强

(1)XRD图谱可用于判断某固态物质是否存在。图2为煅烧前后废渣的XRD图谱。写出煅烧时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浸取时需连续搅拌,其目的是   ;生成的NH 3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   色。

(3)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CaCl 2的产率随浸取温度的变化如图3所示。则宜选择的浸取温度为   ℃左右。

(4)若使用过量浓度较高的NH 4Cl溶液,则所得CaCl 2溶液中会含有NH 4Cl、   (填化学式)等杂质。

(5)过滤得到的Fe 2O 3在高温下可与CO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6)测定晶体(CaCl 2•xH 2O)的组成:

a.称取14.7000g CaCl 2晶体于锥形瓶内,加入适量蒸馏水。使其全部溶解。

b.再向其中加入足量的Na 2CO 3溶液,静置。

C.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到10.0000g固体。

①通过计算,确定x的值(写出计算过程)。                              

②判断步骤b中沉淀完全的方法是: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   ,则说明已沉淀完全;若沉淀不完全,则测得的x值比实际值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4年广西省南宁市】某碳酸钾固体样品,可能含有硫酸钾、碳酸钙、硫酸铜、氯化钾、氯化钙中的一种或几种杂质,为了确定杂质的成分,进行以下实验:
①取少量样品溶于水得到无色溶液,然后滴加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出现白色沉淀A,过滤.
②沉淀A中加入过量的稀硝酸,沉淀部分消失并放出气体.往步骤①所得的滤液中加入适量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生成白色沉淀B,过滤.回答下列问题:
(1)白色沉淀B是 ,步骤②中放出的气体是
(2)杂质中一定含有 ,一定没有
(3)最终所得滤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是

【2014年四川省广元市】某同学用氢氧化钙溶液和盐酸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钙溶液中滴加稀盐酸一会儿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因此,他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请你和他一起完成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物质?
【作出猜想】猜想一:溶质只有氯化钙;
猜想二:可能是CaCl2和Ca(OH)2
猜想三:_________
【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方案设计】

方案
方法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一
取少量烧杯内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
酚酞不变色
猜想一正确
酚酞变红色
猜想二正确
方案二
取少量烧杯内的溶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_________ 溶液至过量
_________
猜想三正确

【方案评价】该同学与同学们通过讨论认为:
(1)方案一能证明猜想二正确,但不能证明猜想一正确.
(2)方案二可行.但该同学在记录时未记录完整,请你帮他将方案二补充完整.
【方案反思】方案一不能证明猜想一正确的理由是_________
【拓展与应用】实验证明猜想三是正确的.要想使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钙,你认为应该进行的实验步骤是_________
【结论】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_________

【2014年四川省遂宁市】(8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学习酸碱中和反应后,对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如下探究,请你一起参与他们的探究。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
甲同学猜想:溶质有NaCl、HCl、NaOH
乙同学猜想:溶质只有NaCl
丙同学猜想:溶质有NaCl、HCl
你的猜想:溶质有 ① .(填化学式)
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理由是
【实验设计及验证】请你将下列实验报告填写完整:

某无土栽培营养液的配方中可能含有氯化钾、硫酸铵、碳酸氢氨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为确定配方的成分,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了以下探究活动:
(1)【实验探究一】取少量固体样品在研体中与熟石灰混合研磨,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 色,写出可能发生该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2)【实验探究二】另取少量固体样品溶于水得到溶液A,按下图所示进行实验,现象如图所述(设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进行).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①白色沉淀E是
②小明认为由实验探究二可以确定该化肥中一定含有氯化钾和硫酸铵,一定没有碳酸氢铵。小强认为这个结论不正确,他的理由 。为了使小明的结论正确,小强对上述实验进行了改动,他的做法是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做完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后(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对反应后反应器内的剩余溶液的溶质成分产生了兴趣,他们继续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
【分析推断】根据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可以确定剩余溶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钙。但其中是否含有氯化氢需要通过实验来证明。若剩余溶液显酸性(含有H+),说明含有氯化氢。
【查阅资料】碳酸钙不溶于水,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实验过程】将剩余的溶液倒入烧杯中,微热后冷却到室温。请设计三种实验方案,用三种不同类别的物质检验烧杯中的溶液是否含有氯化氢,并根据实验过程完成下表需填写的内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一
取烧杯中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2至3滴紫色石蕊试液


溶液显酸性(含有H+);溶质中有氯化氢。

方案二

有气泡产生

方案三


【拓展提高】若要从剩余溶液中得到尽可能多的纯净的氯化钙固体,同学们认为可以向剩余溶液中加入稍过量的____________(填化学式),经____________、蒸发等操作后即可完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