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图甲装置是实验室常用装置,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仪器①的名称  

(2)实验室可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欲用该方法制取一瓶较纯净的氧气,要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

(3)实验室用E装置来收集CO2,验满的方法是  

(4)实验室在常温下用块状电石和水反应制取乙炔气体,由于该反应十分剧烈,实验必须严格控制反应速率,你认为图甲中最适宜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

(5)图乙所示装置具有多种用途,下列有关它的用途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该装置用于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时,气体应从a端管口通入

B.瓶内装满水,用于收集氧气时,气体应从a端管口通入

C.瓶内装入适量浓硫酸用于干燥CO2时,气体应从a端管口通入

D.瓶内装满氧气,要将氧气排出,水应从a端管口通入

科目 化学   题型 解答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 氧气的制取装置 氧气的收集方法 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 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 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实验室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Na2SO4、Ba(NO32、K2CO3、KOH、CuSO4、Mg(NO32和KC1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确定其成分,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

CaCl2溶液显中性;K2CO3和“纯碱”的化学性质极其相似;MgCO3微溶于水,不考虑为沉淀。

[实验步骤]

步骤Ⅰ:取一定量样品于烧杯中,加足量水充分溶解,有白色沉淀产生,溶液呈无色。

初步结论:原粉末中一定不含  

步骤Ⅱ:将步骤Ⅰ中的混合物过滤,进行下一步实验探究。

[实验探究一]

小明同学对步骤Ⅱ中过滤所得滤液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探究方案: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一定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CaCl2溶液,充分振荡后,再滴加酚酞溶液。

溶液呈红色

由此确定原粉末中含有  

请说明加入足量CaCl2溶液的理由  

[猜想假设]

小红同学对步骤Ⅱ中过滤所得固体成分提出了如下猜想:

①Mg(OH)2②BaSO4③BaCO3④Mg(OH)2、BaSO4 ⑤BaSO4、BaCO3

⑥Mg(OH)2、BaCO3 ⑦Mg(OH)2、BaSO4、BaCO3

[实验探究二]

小红同学对猜想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探究方案: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取一定量过滤所得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HCl,充分振荡

有气泡产生,沉淀完全溶解

上述猜想  可能成立

(2)向(1)试管中,继续滴加足量的NaOH溶液

有白色沉淀产生

上述猜想  一定成立

请写出(2)中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  

[归纳总结]通过上述实验验证,原粉末中仍不能确定的成分是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1)仪器甲的名称是  

(2)若选A装置作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室可用B或C装置制取二氧化碳,选用C装置相对于B装置的优点  

(3)实验室要制取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装置接口连接顺序为: a→          (填接口对应的字母,全对才得分),F装置的作用  

建造“南昌舰”的特种钢材需要用富铁矿石(含铁量高于50%)来冶炼。研学实践小组为测出某地赤铁矿石(主要成分是Fe2O3)中的含铁量,进行实验:取20g赤铁矿石样品,逐渐加入稀盐酸,充分反应。实验相关数据如图所示(假设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

(1)20g赤铁矿石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为  g;

(2)该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由此判断出该赤铁矿石  (填“属于”或“不属于”)富铁矿石。

(3)计算实验中所用稀盐酸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足球比赛中让意外昏迷的球员快速恢复意识会用到“嗅盐”。同学们对“嗅盐”产生了好奇,并对其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①嗅盐是由一种盐类物质和香料(不参与下列探究中的任何反应)组成,能释放出氨味气体,对人体神经会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但过量吸入会危害健康。

②氯化钙稀溶液与碳酸氢铵稀溶液不发生反应。

③氨气能与硫酸化合生成硫酸铵。

[提出问题]嗅盐中盐类物质是什么?

[实验探究]填写表中空格。

实验

小军的实验

小英的实验

方案

嗅盐与  (填一种物质)混合研磨

现象

闻到较浓烈刺激性气味且试纸变蓝

  

  

结论

嗅盐中含有NH4+

嗅盐中含CO32

确认了小军的实验结论

证明嗅盐中盐类物质是碳酸铵

[质疑]小英认为小军的实验结论不严谨。小英通过补做一个实验(方案见上表),进而确认了小军的结论。小英的实验目的是排除嗅盐中含有  离子的可能性。

[继续探究]同学们利用如图装置进一步测定嗅盐中碳酸铵的质量分数。

反应原理:(NH42CO3+2NaOH ¯ X+2NH3↑+2H2O,其中X的化学式为  

[数据记录]实验称取样品质量为m1,反应前后装有氢氧化钠固体的球形干燥管的总质量分别为m2和m3,反应前后烧杯及烧杯内溶液的总质量分别为m4和m5

[数据处理]通过测得数据计算出嗅盐中碳酸铵的质量分数。

[反思与评价]关于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双选)。

A.嗅盐中碳酸铵的质量分数表达式为: 48 ( m 3 - m 2 ) 17 m 1 × 100%

B.倒置漏斗可以增大吸收面积同时防止倒吸

C.可以用浓硫酸替代稀硫酸

D.停止加热后要通入一段时间空气,否则测定结果会偏小

化学实验社团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了“模拟酸雨形成”的相关实验。

[联想与实验]模仿二氧化碳与水反应进行如图一所示实验:

[问题与猜想]亚硫酸不稳定,为什么红色液体微热后不变为紫色?其原因可能为:

猜想1.加热不够充分 猜想2.与空气中氮气有关 猜想3.与空气中氧气有关

[探究与验证]填写表格中的空格。

编号

操作

现象

结论

1

将图一中红色液体继续加热至沸腾

仍为红色

猜想1不成立

2

如图二所示,先通入适量SO2,然后用酒精灯微热

先变红后变紫

猜想2不成立

3

如图二所示,先通入适量SO2,再改通入氮气,最后用酒精灯微热

  

4

如图二所示,先通入适量SO2,再改通入  ,最后用酒精灯微热

  

猜想3成立

[分析与结论]红色液体微热后不变为紫色的原因是:H2SO3在空气中会被氧化生成另一种酸,进一步实验证明是硫酸。

【应用与拓展】收集某硫酸厂(生产过程中产生SO2)附近刚降到地面的雨水水样,用pH计测得每隔十分钟数据如下表:

测定时间

5:05

5:15

5:25

5:35

5:45

pH

4.95

4.94

4.86

4.85

4.85

(1)分析表中数据,5:15至5:25时间段内水样中主要酸性溶质有 

(2)实验社团提出一种处理废气的方案如图三所示,利用CaCO3粉末、空气为原料在高温下吸收SO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