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从控制反应速率和节约药品的角度考虑,发生装置最好选用 (填装置序号).
(3)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所以可以利用装置 (填装置序号)收集,如果要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用这种装置收集氧气时应注意 .
某化学课堂上同学们正在进行酸、碱、盐知识的探究,以下是教学片断,请你参与其中并认真填写空格.
【学生实验】将二氧化碳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到前者变浑浊,后者无明显现象.
【学生板演】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原理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提出问题】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无明显现象,两者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猜想假设】猜想①:两者发生了化学反应;猜想②:两者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实验探究】
(1)小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A、B两个实验.
实验现象:A中软塑料瓶変瘪,B中
(2)小红认为小华的实验是可行的,其共同原理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使容器内压强降低.小明同学却对此提出质疑,他认为小华的实验不严谨,其理由是 ,要得到科学严谨的结论,仍利用该装置,补做的对比实验是 .
(3)小宁设计的是通过检验生成物来验证猜想,请帮她填写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向B实验后的溶液中加入 |
验证了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
【实验结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
【反思拓展】通过此探究实验,我们发现,对于没有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以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证明反应的发生,这两个角度是 ; .
(2013辽宁沈阳)化学小组同学探究“酸的化学性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部分实验内容。
实验过程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1)![]() |
①号试管:固体溶解,产生气泡,放热; ②号试管: 。 |
a、金属活动性: 镁 铜(填“>”或“<”) b、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 。 |
(2)![]() |
③号试管:绿色粉末逐渐溶解,产生气泡,溶液显蓝色。 ④号试管:绿色粉末逐渐溶解,产生气泡,溶液显绿色。 |
Cu2(OH)2CO3+2H2SO4=2CuSO4+3H2O+CO2↑ Cu2(OH)2CO3+4HCl=2CuCl2+3H2O+CO2↑ |
【发现问题】碱式碳酸铜与稀硫酸反应形成的CuSO4溶液显蓝色,而与盐酸反应形成的CuCl2溶液显绿色。
【提出问题】同样都含有Cu2+,为什么③号试管中的CuSO4溶液显蓝色,而④号试管中的CuCl2溶液显绿色。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若溶液中Cu2+显蓝色,则SO42+对Cu2+显色无影响,而Cl﹣对Cu2+显色有影响;
猜想二:若溶液中Cu2+显绿色,则 ;
猜想三:…
【实验验证】同学们用下列两种不同方案初步验证猜想一,请你补全实验所需试剂:
方案一:取少量③号试管中的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向其中加入 ,观察到预期实验现象,猜想一正确。
方案二:取少量④号试管中的CuCl2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向其中加入 ,观察到预期实验现象,猜想一正确。
【评价与反思】同学们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体会到了溶液颜色成因复杂,相关知识还有待进一步学习。
初中化学课上,同学们利用下列实验探究碱的化学性质:
1)A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为 ,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2)B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C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4)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废液倒入同一只废液缸中,最后发现废液浑浊并显红色。
【提出问题】废液中含有什么物质?
【假设猜想】通过分析上述实验,同学们猜想:废液中除酚酞、碳酸钙及水以外一定含有 。
老师问:废液中还可能有什么物质?引发同学们热烈讨论,下面是大家的发言:
学生甲 |
可能有Ca(OH)2、NaOH |
学生丙 |
可能有Ca(OH)2、CaCl2 |
学生乙 |
可能有NaOH、Na2CO3 |
学生丁 |
可能有Na2CO3 |
学生戊 |
可能有NaOH |
…… |
………… |
【实验验证】同学们对可能含有的物质进行确定,取一定量的废液过滤,向滤液中逐滴加入氯化钡溶液,得到白色沉淀,红色褪去。
【结论】上述滤液中,还含有 ,没有 。
化学小组的同学探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实验方案如下:
实验装置 |
实验步骤及操作 |
实验现象 |
![]() |
①将注射器1中的溶液推入充有CO2的瓶中 |
气球鼓起 |
②向外拉注射器2的活塞 |
无明显现象 |
|
③将注射器3中的溶液推入瓶中 |
瓶中液体变浑浊,气球无明显变化 |
|
④向外拉注射器2的活塞 |
无明显现象 |
(1)此实验不能证明CO2能和NaOH反应的原因是 。
(2)若仍要用此装置完成实验证明CO2能和NaOH反应,则步骤③注射器3中的溶液应更换为 ,对应的实验现象是 。
(3)步骤③注射器3中的溶液更换后,步骤④中对应的实验现象应为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亚硫酸盐的一些性质和碳酸盐的性质类似,如:Na2SO3(亚硫酸钠)溶液呈碱性,BaSO3(亚硫酸钡)是白色难溶于水的固体.工业上常用NaOH来吸收SO2气体。现有吸收SO2一段时间后的NaOH样品,请选用下列试剂:盐酸、稀硫酸、蒸馏水、Ba(OH)2溶液、Ba(NO3)2溶液[已知Ba(NO3)2溶液呈中性〕、pH试纸、石蕊指示剂,仪器自选,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判断该样品中NaOH是否反应完全,请完成下列实验步骤;
(1)取少量吸收SO2一段时间后的NaOH样品,用适量蒸馏水完全溶解;
(2)用试管取少量该样品溶液;
(3)往试管中逐滴加入 ,到 时,停止加入;
(4)后续实验的操作是: ,若观察到 ,则NaOH已完全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