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同学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如图所示)。她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一定量稀盐酸后,想起氢氧化钠溶液中事先没有滴加指示剂,为了确定盐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程度,她从烧杯中取了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试管中溶液颜色没有变化。于是她对烧杯中的溶液进行了以下探究:
(1)小红认为此时烧杯中的溶液可能有以下三种情况:
①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②氢氧化钠有剩余;③盐酸过量。
小明同学却断定不可能"氢氧化钠有剩余",他的理由是: ;
(2)他们共同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欲对上述其他两种可能情况进行验证。请根据相关内容填写如表:
试验方法 |
可能观察到的现象 |
结论 |
将少量锌粒放入试管中,然后从烧杯中取适量溶液至试管中。 |
如果 |
则盐酸过量 |
如果 |
则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
(3)经过讨论,他们认为利用下列几种物质代替锌粒,也可以达到验证目的。你认为其中不正确的是 (填序号)。
A.生锈的铁钉 B.碳酸钠粉末 C.硫酸钠粉末 D.氢氧化铜
(4)如图曲线能够表示小红所做试验中溶液pH变化趋势的是 (填序号)。


燃烧是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认识燃烧,科学地利用和控制燃烧,使燃烧为人类服务是十分重要的。
[查阅资料]物质燃烧一般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物质具有可燃性是燃烧的首要条件,发生燃烧的另外两个条件分别是;。
[实验目的]验证木炭发生燃烧的另外两个条件中,缺少任何一个条件都不能燃烧(两个条件须分别验证)。
[实验设计与操作]下面是验证燃烧条件的实验装置图(可通过开启、关闭活塞控制液体)。
在完成气密性检查后加入药品,并已设法在整个装置中充满了氮气。若要求实验过程中不得拆、装仪器,请设计后续的实验步骤,并按要求填表。
| 步骤 |
操作 |
预计现象及得出的结论 |
| ① |
在活塞关闭的状态下,点燃酒精灯加热 |
|
| ② |
盖灭酒精灯,待仪器恢复到常温 |
|
| ③ |
||
| ④ |
[反思评价]实验过程中,装置B的作用可能是
过氧化氢(化学式
)溶液在
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能迅速分解生成
和
,分液漏斗可以通过调节活塞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
回答下列问题:
(1)分液漏斗中应放入的物质是,锥形瓶中应放入的物质是。
(2)写出该方法制取
的化学方程式;要收集一瓶较纯净的
,应选择装置(填字母)。
(3)某同学在观察到锥形瓶内有大量气泡时,开始用B装置收集
,过一段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到瓶口,看到木条,表明已收集满。
(4)若实验时用此法代替
加热制取
,优点是(填编号)。
①生成物只有氧气②不需加热③需加热
(5)装置A中反应很剧烈,据此提出实验安全注意事项是(填编号)。
①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②用体积较小的锥形瓶③加热反应物
(6)写出用装置A制取另外2种气体的化学式和。
通过半年的化学学习,我们知道了常见气体的制取方法,下图是常见气体的制取装置,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⑴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下同)
⑵若要制取二氧化碳,其化学方程式为,选用的发生装置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验满的方法是;检验一瓶无色气体是二氧化碳所采用方法的化学方程式是。
⑶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还可以制的气体是,其化学方程式为。
⑷通过学习我总结出,在选择气体的发生装置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是,在选择气体的收集装置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是.
(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l分,共5分)
某同学模仿物理课上学到的"串联电路",设计了如下气体制取与性质验证的组合实验。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后,
中出现大量气泡,
中白磷燃烧,
中液面下降,稀盐酸逐渐进入
中。请看图回答问题:
ABCDEF
(1)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中白磷能够燃烧的原因是。
(3)
中的实验现象是。
(4)用
装置收集气体的依据是
下列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 A. |
|
B. |
|
C. |
|
D. |
|
E. |
|
(1)写出带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②。
(2)用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
(3)实验室常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反应制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此外,也可用加热碳酸氢钠(
)固体(产物为碳酸钠、二氧化碳、水)来制取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若用此法来制取
,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收集装置为。
(4)右图所示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的
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结果(填"有"或"无")明显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