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省中小学开展“三色文化”的教育活动中,某校组织学生进行了系列研学旅行。
(1)“古色文化”之旅;观乐平古戏台,传中华戏文化。古戏台上木雕人物栩栩如生,木材雕刻发生了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建造古戏台时,把埋入地下的一部分木头表面稍稍烤焦成木炭,所利用的碳的化学性质是 。
(2)“红色文化”之旅,再上井冈山,重走红军路。同学们穿上棉质红军服,吃红米饭,喝南瓜粥,休验红军生活。棉布属于 (“天然纤维”或“合成纤维”),米饭富含的营养素为 。
(3)“绿色文化”之旅,参观废水处理,增强环保意识,如图是某工厂对甲,乙两车间排放的废水处理过程的示意图(提示:除图示离子外,其他离子忽略不计)
①甲车间废水的pH (填‘<”,“=”“>”)7;
②根据图分析,乙车间废水中所含离子可能是 (填序号)。
A.Fe3+、NH4+、NO3﹣、Cl﹣
B.H+、Cu2+、SO42﹣、Cl﹣
C.Mg2+、Na+、SO42﹣、NO3﹣
(4分)如图所示的是电解水实验装置。通电一段时间后,
在两支试管中分别收集到气体a和气体b。
请回答:(1)电解水时,将转化为化学能;
(2)气体a为;
(3)实验室检验气体b的方法是。
(4)电解水实验能得出的结论是水由组成。
(5分)下图中的①、②是氯元素、钠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
(1)氯元素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__,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
(2)B所表示的粒子符号为______。
(3) A、B、C、D四种粒子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填序号,下同),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
(5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从
A.氮气 | B.氧气 | C.过氧化氢溶液 | D.活性炭 |
E、金刚石 F、一氧化碳这五种物质中,选择适当的字母序号填空。
(1)安在玻璃刀上划玻璃(2)冰箱除臭剂
(3)用于食品充气包装(4)实验室制取氧气
(5)具有还原性的气体
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并指出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
(1)电解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围绕:“澄清石灰水与碳酸钠溶液的反应”展开了如下探究活动。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同学们一致认为有以下三种情况:
①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 ②氢氧化钠和碳酸钠;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新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稀盐酸,发现无气泡产生,说明情况________(填序号)是不可能的。为了进一步确定溶液的成分,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
现象 |
结论 |
情况①正确 |
小红选择了另外一种不同类别的物质____________(填化学式),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
在同学们的合作下,他们顺利完成了探究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