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某化学社会实践活动小组拍摄的一组照片,请根据要求填空:

(1)制松花皮蛋的主要原料是生石灰、纯碱、食盐、草木灰和水,制得的皮蛋中含大量的碱,生吃时有涩味。图(a)表示凉拌时加入食醋后可去除涩味,从微观角度分析,其化学反应的实质是 。
(2)图(b)是某家庭厨房的一角,从化学的视角观察或分析,你认为图中第 层明显放置不合理,其原因是 。
(3)图(c)是某果农用铁桶配制波尔多液,这种做法不合理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为测定某赤铁矿中Fe2O3的含量,取10g该赤铁矿样品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1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2g。(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
请完成下列分析及计算:
(1)10g样品中杂质的质量为 g。
(2)计算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在整理归纳反应规律时发现,有些化学反应发生时没有伴随明显的现象,他们就此进行了以下探究。
[提出问题]
怎样证明NaOH溶液分别与CO2及稀盐酸发生了反应?
[分析讨论]
同学们讨论后认为,可以用两种思路探究上述反应是否发生。
思路Ⅰ:验证有 ;思路Ⅱ:验证反应物减少或消失。
[实验探究]同学们分两组分别设计方案进行探究。
|
组别 |
第一组 |
第二组 |
|
实验示意图 |
|
|
[实验结论]
(1)第一组同学将充满CO2气体的试管倒扣在NaOH溶液中,观察到试管内液面升高,认为NaOH溶液与CO2发生了反应。但有同学指出,还应进行CO2与 反应的对比实验才能得出这一结论。
(2)第二组的小文同学向丙中滴入无色酚酞溶液后,观察到溶液颜色 ,得出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反应的结论。小亮同学向丁中滴入AgNO3溶液后,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由此他认为NaOH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了NaCl.你认为小亮的结论是 的(填“合理”或“不合理”)。
(3)第二组同学进一步讨论后认为,如果将乙中的溶液蒸发结晶,再将得到的晶体溶于水,若在室温下测得该溶液的pH (填“>”、“<”或“=”)7时,则能证明有NaCl生成。
[拓展应用]第一组同学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某无色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也得出了NaOH溶液与CO2发生了反应的结论。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为 (只写一个)。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氧气时,应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用C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时,检验二氧化碳已经收集满的方法是 。
(4)当气体从m口进入时,利用C装置还可以进行许多实验。下列实验设计方案中,不可行的是 (填序号)。
①C中盛澄清石灰水时,可以检验实验室制出的二氧化碳气体
②C中盛烧碱溶液时,可以除去一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碳气体
③C中盛浓硫酸时,可以除去氧气中的水蒸气
④C中盛适量冷水并放入一小块白磷时,可以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农业生产上常用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进行选种。实验小组取该溶液36g,向其中滴加硝酸银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过滤、洗涤、干燥后,用电子秤称得沉淀质量为14.35g。
(1)配制选种所用氯化钠溶液的步骤:计算、称量、 、溶解。
(2)计算该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讨程)。
在一次实践活动中,某小组同学对游泳馆内清澈湛蓝的池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对池水呈现蓝色的原因、溶质成分、池水处理方法和对环境的影响,展开了连续性问题探究。
活动一:查阅相关资料,寻找池水呈现蓝色的原因。
[查阅资料]水对蓝光的反射作用使水呈现蓝色,水越深蓝色越深。
[交流讨论]光反射引起池水呈现蓝色,从微观角度分析,水分子本身 改变。有同学质疑:池水呈现蓝色可能加入了硫酸铜。
活动二:检验泳池水中是否加入硫酸铜。
|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
1.取少量泳池水于试管中,滴加几滴 |
有蓝色沉淀产生 |
池水中含有Cu2+ |
|
2.另取少量泳池水于试管中,满加足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再滴加几滴 |
产生白色沉淀 |
池水中含有的离子是 (用符号表示) |
[实验小结]泳池水中含有硫酸铜。步骤1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实验调查]同学们咨询了泳馆的管理人员,得知:
①池水是定期净化再利用的。
②池水中硫酸铜起到抑制藻类繁殖等作用。
活动三:设计泳池水净化模拟实验装置(如图)。
[进行实验]小组同学取一定量的泳池污水于水槽中,再加入适量的絮凝剂(聚合氯化铝),10分钟后,打开水泵使水循环,在此过程中石英砂的作用是 。
[归纳提升]①为保证净化后的池水安全、卫生,还应增加的一个净水步骤是 。
②从爱护水资源角度分析,池水净化再利用的好处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