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学学习小组在学习常见的盐的性质后,完成了如下实验。该学习小组对废液杯上层清液的溶质的成分进行了探究。请完成以下探究过程,并将空白答案填入答题卡相应位置。
[提出问题]上层清液中含有什么溶质?
[作出猜想]Ⅰ溶质仅为 (填化学式);
Ⅱ溶质为KCl和BaCl2
Ⅲ溶质为KCl和 (填化学式);
Ⅳ溶质为KCl和K2CO3
V溶质为KCl、K2SO4和K2CO3
[设计方案]
实验操作 |
现象 |
结论 |
|
取少量废液缸中上层清液,分装于甲、乙两支试管中 |
先向甲试管中滴加盐酸至过量 |
无明显现象 |
猜想Ⅳ、Ⅴ不正确 |
再向乙试管中滴加 溶液(填化学式) |
猜想Ⅱ正确 |
||
[交流反思]学习小组经过讨论认为:实验过程中无须使用AgNO3溶液,其理由是 (用文字表述)
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识别化肥的探究活动,他们对氯化铵、碳酸氢铵、硫酸钾、磷矿粉四种化肥进行了如下探究:
(1)取上述四种化肥各少量分别放入试管观察,从外观上即可与其他化肥区别出来的是 ;
(2)在装有另外三种化肥的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稀盐酸,有气体产生的是 ;
(3)若要想继续区别出另外两种化肥,选用的物质是 ,现象和结论 .
甲、乙两名同学做了碳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的实验,反应后都进行过滤得到无色滤液,他们对自己得到的无色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请你一同参与他们的探究活动
[提出猜想]他们各自所得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有如下几种可能:
A.NaOH B.Na2CO3、Ba(OH)2、NaOH C. D.Na2CO3和 NaOH
[讨论交流]上述猜想中,肯定不成立的是 (填猜想序号),其理由是 。
[实验探究]甲、乙两同学为了验证各自所得滤液的成分,分别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
甲同学 |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 溶液 |
|
滤液中溶质的成分与猜想C对应 |
乙同学 |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Na2CO3溶液 |
无明显实验现象 |
滤液中溶质的成分与猜想A对应 |
[反思与评价]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甲同学的实验结论是正确的,乙同学的实验结论不一定正确,请你帮乙同学设计实验,进一步确定乙同学得到的滤液中溶质的成分。
实验操作及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
滤液中溶质的成分与猜想 对应 |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请根据实验装置(部分固定装置已省略)回答问题:
(1)图中标识①仪器的名称是: ;
(2)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实验室既可以制取CO2,又可以制取O2的发生和收集装置组合为: (在A﹣E中选),用该装置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 ;
(4)若用F装置收集一瓶干燥的某气体,则该气体可能是 (填字母代号)
A.NH3 B.H2 C.O2 D.CH4
(5)工业上常需分离CO、CO2的混合气体,某同学采用装置G也能达到分离该混合气体的目的,操作步骤如下:
①关闭活塞乙,打开活塞甲,通入混合气体,可收集到 气体
②然后, (填操作),又可收集到另一种气体。
某工厂需要20kg氢气作原料.若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取这些氢气,同时生成氧气的质量是多少?
生命的孕育和维系需要水,科学研究离不开水。请你完成下列探究。
探究一:用水作溶剂。在盛有5ml水和5ml汽油的两只试管中各加入1~2小粒高锰酸钾,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结论: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探究二:用水区别物质。自选两种白色固体,用水区别它们,设计实验完成下表内容。
两种白色固体 |
主要操作、现象和结论 |
|
|
探究三:溶质在水中的溶解与结晶。
[查阅资料]20℃时,五种物质的溶解度如下表。
物质 |
NaCl |
NH4HCO3 |
NH4Cl |
NaHCO3 |
Na2CO3 |
溶解度/g |
36.0 |
21.0 |
37.2 |
9.6 |
21.5 |
相同温度下,不同溶质同时溶解在同一溶剂中,溶解度不同。
[提出问题]20℃时,将11.7gNaCl和15.8gNH4HCO3同时放入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静置,有晶体析出(温度仍为20℃)。析出的晶体是什么?
[设计实验]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
(1)取少量晶体与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无明显现象。实验目的是 。
(2)取少量晶体于试管中,加入 ,现象为 。
[实验结论](3)析出的晶体是 ,晶体的质量为 g。
[实验拓展](4)析出晶体的原因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