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钢的含碳量比生铁的含碳量高
B.防止金属锈蚀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
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D.铝制品不需要涂保护层来防腐蚀,因为常温下铝不与氧气反应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溶解度一定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
| B.t2OC时,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
| C.将甲溶液从t2OC时降到t1OC时,一定有晶体析出 |
| D.将t2OC时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降温的方法 |
一包不纯的Na2CO3固体,杂质可能是CaCl2、NaCl、NaH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取该样品溶于水得到澄清溶液;另取样品10.6g,加入1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气体4g,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加水得澄清溶液,样品中一定没有CaCl2 |
| B.样品中一定含有NaCl,可能含有NaHCO3 |
| C.样品中一定含有NaHCO3,可能含有NaCl |
| D.所加的稀盐酸溶质质量分数小于7.3% |
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 A.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化学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
| B.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则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一定是酸性溶液 |
| C.饱和溶液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则其它物质也不能继续溶解在该饱和溶液中 |
| D.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则纯净物一定都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 |
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错误的是
| 选项 |
物质 |
所含杂质 |
除去杂质的方法 |
| A |
H2 |
HCl |
先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
| B |
CaO |
CaCO3 |
加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 |
| C |
NaCl溶液 |
Na2CO3 |
加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 |
| D |
FeCl2溶液 |
CuCl2 |
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 |
20℃时,取甲、乙、丙、丁四种纯净物各20g,分别加入到四只各盛有50 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后的情况如下表:
|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 未溶解固体的质量/g |
4.2 |
2 |
0 |
9.2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得溶液一定都是饱和溶液
B.丁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最大
C.20℃时物质溶解度的关系为:丁>甲>乙>丙
D.所得溶液的质量关系为:丙>乙>甲>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