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宏同学发现上个月做实验用的氢氧化钠溶液忘记了盖瓶盖。对于该溶液是否变质,宏宏邀约几个喜欢探究的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一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1)【提出问题1】
该溶液是否变质?
【实验探究1】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解释与结论 |
取少量该溶液放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 |
有 产生 |
说明该溶液已变质。变质的原因是 (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2)【提出问题2】
该溶液变质程度怎样?
【提出猜想】
猜想一:已完全变质,该溶液中溶质只含Na2CO3
猜想二:部分变质,该溶液中溶质含有 。
【查阅资料】
氯化钡溶液呈中性。
【实验探究2】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结论 |
先取少量该溶液放于试管中,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 |
有 生成 |
猜想 成立 |
静置,取上层清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加入2﹣3滴酚酞溶液 |
上层清液变红 |
(3)【提出问题3】
怎样提纯该样品得到纯净的氢氧化钠固体。
【实验探究3】
为得到纯净的氢氧化钠固体,同学们取该样品并设计了如图实验方案。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操作a和操作b中都需用到玻璃棒,其中操作a中玻璃棒的作用为 。
②根据实验流程可知,最终所得氢氧化钠固体质量 变质后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反思交流】
在【实验探究2】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的目的是什么? 。
学会物质的分离提纯和准确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在实际应用中有重要意义。
实验一:粗盐提纯
(1)操作①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操作③的名称为 ;
实验二:溶液配制
(2)用氯化钠固体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氯化钠 g;
(3)生理盐水可用于补充人体所需电解质,生理盐水中的溶质为 。
现有硫酸钠和氯化钠的固体混合物30g,加316.6g水使之全部溶解,将300g氯化钡溶液分三次加入该溶液中,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第1次 |
第2次 |
第3次 |
|
加入氯化钡溶液质量/g |
100 |
100 |
100 |
生成沉淀的质量/g |
23.3 |
m |
46.6 |
(1)表中m的数值是 。
(2)原固体混合物中硫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计算结 果精确到0.1%)
(3)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花青素(化学式为C15H11O6)具有缓解疲劳、保护视力的作用,该物质主要来源于各种蔬菜和水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一个花青素分子中共有 个原子;
(2)花青素分子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3)花青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4)花青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CuSO4、Na2SO4、Na2CO3、BaCl2、NaOH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同学们查阅资料得知NaCl、CaCl2、BaCl2等溶液呈中性,经过思考,设计并进行了以下实验:
(1)白色粉末一定不含 ,可能含有 。
(2)为了确定白色粉末的组成,还需要对无色滤液中呈碱性的物质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无色滤液中呈碱性的物质是什么?
[猜想假设]猜想一:NaOH
猜想二:
猜想三:Na2CO3和NaOH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结论 |
1.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入 溶液。 |
|
猜想三正确 |
2.静置上述溶液,取少量上层清液于另一试管中,滴入几滴 溶液。 |
|
步骤1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得出结论]白色粉末的成分是 。
请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
(2)写出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
(3)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需要先打磨铁丝,目的是 。
(4)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验满的方法是 。
(5)实验室要干燥二氧化碳气体,气体应从F装置的 (填“e”或“f“)管口通入。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
(6)实验室用亚硫酸钠固体和浓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硫,已知二氧化硫易溶于水,可在图中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组合是 (填字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