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用如图装置在相应条件下完成下列实验

(1)探究燃烧条件:B盛木炭粉。

①由A处通N2一段时间后,加热B,B、C无明显变化。

②待B冷却至室温,由A处通入O2一段时间,B、C无明显变化。

③由A处继续通入O2,加热B,木炭粉燃烧,C中溶液变浑浊。

结论:由①、③可知燃烧需要  ;由②、③可知燃烧需要  

(2)探究CO与金属氧化物反应:B盛金属氧化物。

I、模拟工业炼铁:A处通CO,B盛Fe2O3粉末,B处下方放酒精喷灯,D处放酒精灯。

实验:在A处通入CO时,应立即点燃  处(填“B”或“D”)酒精(喷)灯。在B处加热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II、探究金属氧化物的组成:A处通CO,B盛金属氧化物,B处下方放酒精喷灯、D处放酒精灯。

已知:CuO、Fe3O4均为黑色物质,B中所盛粉末:CuO或Fe3O4或两者混合物。

实验:同Ⅰ操作、B中可观察到既有红色固体生成,又有黑色固体生成。

实验结论(定性):该黑色粉末为  

定量分析:经测定反应前B重180克,完全反应后B重170.4克。将反应后B中固体全部加入到足量的稀硫酸中,完全反应后经过滤、洗涤、干燥,测得剩余固体12.8克。

实验结论(定量):m(CuO):m(Fe3O4)=  (写最简整数比)。

科目 化学   题型 解答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燃烧的条件与灭火原理探究 铁的冶炼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类价二维图反映的是元素的化合价与物质类别之间的关系,构建类价二维图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图1是某同学绘制的关于碳元素的类价二维图。

(1)a处氢化物为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其化学式为  :b处对应物质的类别是  

(2)煤的主要成分是单质碳。图2是用煤合成水煤气的反应微观示意图。

该反应中方框丁中微粒的图示为  ,甲对应的物质表现出了  性。

(3)类价二维图中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请从含碳物质中选择合适物质完成下列表格:

转化类型

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用途

碳元素化合价升高

  

工业炼铁

碳元素化合价不变

NaHCO3+HCl=NaCl+CO2↑+H2O

  

根据所示的实验和提供的数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求:

(1)a的质量  g。

(2)b点溶液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3)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由于高铁列车车厢是密闭的空间,因此需要提供清洁的空气和保持车厢的卫生。高铁酸钠(Na2FeOx)是高铁上常用的一种“绿色、环保、高效”的消毒剂。

(1)已知高铁酸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6,则x的值为  

(2)  克的高铁酸钠中含有4.6克的钠元素。

有一瓶标签受损、没盖瓶盖且装有无色液体的试剂瓶,如图所示。

老师告诉大家,瓶内原有的液体只能是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蒸馏水中的一种。为了判断瓶内是何种溶质,并确定试剂瓶的标签,化学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实验探究]

(1)从受损的标签信息看,大家一致认为该液体不可能是   

(2)甲同学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适量瓶内液体加入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

  

该液体是碳酸钠溶液

(3)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结论不准确,又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适量瓶内液体加入试管中,滴加过量Ca(OH) 2溶液。静置后,取上层清液,滴加酚酞溶液

  

该液体中的溶质为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丙同学认为乙同学的实验方案有不足之处,于是丙同学只改用了一种与乙同学所加物质类别不同的溶液,重新按照乙的方法进行实验,得到的实验现象和结论与乙同学的完全一致,且结论完全正确。则丙同学改用的试剂为   

[实验结论]实验结束后,最终得到的结论是:原试剂瓶标签   

[反思与交流]

(1)为了不使标签破损,应如何正确操作   

(2)药品取完之后应及时密封保存。

用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OH溶液中和73g的稀盐酸,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酸碱度变化如图所示。请计算

(1)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配制5%的氢氧化钠溶液100g,需要水  克。

(2)当a为80g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结果精确到0.1%)?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