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灭火弹”是一种常见的灭火器材,主要分为沙石灭火弹和干粉灭火弹。目前市场上的灭火弹主要以干粉为主。超细干粉灭火剂是目前国内外已查明的灭火剂中,灭火浓度最低,灭火效能最高,灭火速度最快的一种。超细干粉灭火剂单位容积灭火效率是哈龙灭火剂的2~3倍,是普通干粉灭火剂的6~10倍,是七氟丙烷灭火剂的10倍以上,是二氧化碳的15倍;超细干粉灭火剂对大气臭氧层耗减潜能值(ODP)为零,温室效应潜能值(GWP)为零,对人体皮肤无刺激,对保护物无腐蚀,无毒无害;超细干粉灭火剂灭火后残留物易清理,不会造成火场中人员中毒或窒息死亡。同时,超细干粉灭火剂储存期限可达10年,不需频繁更换及维护。

“灭火弹”具有两种引爆方式供使用者选择,一种是拉发式(又称主动式),用力拉出拉索后延时七秒钟即爆炸;另一种是引燃式(又称被动式),使用时只须撕开封皮掏出超导热敏线用力投入火场即可。

在扑灭森林大火时,由于人员多,接受灭火弹使用方法培训的专业人员少,因而应该选用引燃式超细干粉灭火弹,这种灭火弹只要投入火场,成功率几乎是百分之百,能显著减少扑救人员的伤亡。而在应用于其它方面的灭火,则可根据现场情况选用,比如一些狭小场所或投掷不准的失火点、火灾场所会导致灭火弹滚动而不易被火苗点燃灭火弹的情况,适宜于使用拉发式灭火弹。

根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常见灭火弹主要分为沙石灭火弹和  

(2)下列关于超细干粉灭火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序号)。

A.是灭火效能最高的一种灭火剂

B.对大气臭氧层耗减潜能值为零

C.灭火后残留物易清理

D.会造成火场中人员中毒或窒息死亡

(3)某种干粉灭火剂的主要成分是 NaHCO3,遇热时 NaHCO3会分解生成Na2CO3并放出CO2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狭小场所或投掷不准的失火点灭火时,适用于使用  (填“拉发式”或“引燃式”)灭火弹。

(5)“森林防火,人人有责”。请你对预防森林火灾提一条建设性意见  

科目 化学   题型 解答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化学使人类能够物尽其用,如图是石油综合利用的示意图。

(1)将石油加热炼制,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  不同,将它们分离可得到不同产品。

(2)城镇家庭经常用罐装液化石油气做燃料,烹调食物时观察到燃气灶的火焰呈现黄色,锅底出现黑色,需要将灶具的进风口调大,目的是  。烹调结束,关闭燃气灶阀门利用的灭火原理是  

(3)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可适当节省石油资源,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写出乙醇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取30g氯化钠和氯化钡的固体混合物,加入102.3g水使固体完全溶解,再逐滴滴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4.2%的硫酸钠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3.3g沉淀。

请计算:

(1)所用硫酸钠溶液的质量。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某白色固体可能由BaCl2、NaOH、Na2CO3、Na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某兴趣小组同学为确定该白色固体的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请你参与并回答相关问题。

I.初步探究:小明同学设计的实验过程及现象如图所示。

[查阅资料]BaCl2溶液显中性

[初步结论]

(1)原白色固体中一定有的物质是  

(2)M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有  ,一定没有BaCl2

[交流讨论]小樱同学认为:无色溶液M变红色,说明溶液M中含有碱性物质,但不能由此推导出原固体物质中是否含有NaOH.若要进一步确定,需对溶液M继续进行探究。为此同学们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Ⅱ.继续探究

[提出问題]无色溶液M中的碱性物质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NaOH、Na2CO3

猜想二:NaOH;

猜想三:  

[探究与结论]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取少量无色溶液M置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振荡,静置。

  

猜想一正确

B.取少量实验A所得上层清液置于试管中,加入  

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

步骤A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的目的是  

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通过交流、讨论、实验,圆满完成了这次实验探究活动。

如图是实验室常用来制取收集气体的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G中仪器a的名称是  

(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一瓶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组合为  (填字母序号,下同),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从控制反应速率和节约药品的角度考虑,发生装置最好选用  。用装置E收集二氧化碳,验满的方法是  

如图是初中化学课本中的部分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电解水实验证明水是由  组成的。

(2)写出图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图3阶梯蜡烛实验得出有关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