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甲是用于焊接塑料水管的热熔器,其电路如图乙所示,加热电阻R1=66Ω、R2=176Ω,S1是手动控制开关,S2是可随温度自动跳转的温控开关,R0是特殊限流电阻,热熔器加热时R0的电阻较大,LED指示灯发红光,保温时R0的电阻较小,LED指示灯发绿光,已知LED灯发光时两端电压保持不变。

(1)开关S1和S2都闭合时,热熔器处于 (选填“加热”或“保温”)状态;
(2)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R1的功率 R2的功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发红光时LED灯的电流 发绿光时LED灯的电流(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4)保温状态时加热电路的电功率为 W。
(1)为了探究声音的产生条件,有四个同学提出了以下四个实验现象:甲:将一个正在响的响铃放在玻璃罩内,然后将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铃声明显减小;
乙: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激起水花;
丙:在鼓面放一些小纸屑,击鼓时纸屑随着鼓一起跳动;
丁: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上述现象中能够说明声音的产生条件的实验现象是 和 ;其中甲同学的现象说明了声音 ;丁同学的现象说明了声音有不同的 .
(2)如图所示,用A、B两刻度尺测同一木块的边长,就分度值而言, 尺精密些,就使用方法而言, 不正确,用A尺测量出的物体长度是 cm.
(3)为了探究小球自由落下时的运动,某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用照相机每隔相等的时间拍照一次,拍下小球下落时的运动状态,如图2所示,可以看出小球在做 (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其理由是 .
(4)图3中四个速度随时间的关系图象,能反映出该小球下落运动的是 .
小明同学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石块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
| A.用细线将石块拴好,轻轻放入量筒内的水中,测出水和石块的总体积V总. |
| B.计算石块的密度. |
| C.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测出水的体积V水. |
| D.用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m. |

(1)上述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
(2)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静止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填“左”或“右”)调节.
(3)小明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石块的质量.如图乙所示,请指出小明在操作中存在的两处错误: ; .
(4)改正错误后,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丙所示,则石块的质量为 g,他用如图丁所示方法测出了石块的体积,则石块密度是 g/cm3.
小华妈妈担心从市场买回的色拉油是地沟油,小华为消除妈妈的担扰,由网络查得优质色拉油的密度在0.91g/cm3﹣0.93g/cm3之间,地沟油的密度在0.94g/cm3﹣0.95g/cm3之间,并完成用测密度的方法鉴别油的品质的实验.
(1)将托盘天平放于 上,移动游码至标尺左端 处,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央的左侧,则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平衡.
(2)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的色拉油,用天平称出烧杯和色拉油的总质量为70g,然后把烧杯中一部分色拉油倒入量筒,如图a所示,量筒内色拉油的体积是 cm3;再称烧杯和剩下色拉油的总质量,加减砝码总不能使天平平衡时,应移动 天平再次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b所示,则倒入量筒的色拉油的质量为 g.
(3)该色拉油的密度为 g/cm3,色拉油的品质是 (选填“合格”或“不合格”).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张做了以下探究,请你回答:
(1)实验中出现了如图的情形,要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将光屏向 (选填“上”、“下”)调整光屏.
(2)已知凸透镜焦距为10cm,将烛焰放在距离凸透镜25cm处,调节光屏可得到倒立、 (选填“放大”、“缩小”、“等大”)的实像,应用这个原理可制成的仪器是 .
(3)在上述(2)实验的基础上,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与光屏对调位置,则光屏上的像是倒立、 的(选填“放大”、“缩小”、“等大”),应用这个原理可制成的仪器是 .
小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所用凸透镜焦距为10cm.实验过程中,他发现烛焰在光屏上成的像偏高,若要使烛焰成像在光屏中心,只调节光屏,应将光屏向 (填“上”、“下”)调节.若光屏高度调好后,蜡烛和透镜放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时,调节光屏距离,使光屏上出现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是 (选填“倒立”或“正立”)、 (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生活中 (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图中若固定凸透镜,将蜡烛移到30cm 刻线处,仍要在光屏上的到一个清晰地像,则光屏应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