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下列各题。
[甲]人胸中久不用古今 ①浇灌之,则尘俗 ②生其间,照镜觉面目可憎,对人亦语言无味也。
(黄庭坚《答宋殿直》)
[乙]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 ③而实绮 ④,癯 ⑤而实腴 ⑥,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
(苏轼《东坡续集》)
[丙]予自少时,绝好岑嘉州 ⑦诗。往在山中,每醉归,倚胡床 ⑧睡,辄令儿曹 ⑨诵之,至酒醒,或睡熟,乃已。尝以为太白、子美之后,一人而已。……乾道癸巳 ⑩八月三日,山阴陆某务观题。
(陆游《跋岑嘉州诗集》)
①古今:这里指古今书籍。②尘俗:世俗,流俗。③质:质朴,朴实。④绮:华丽,美妙。⑤癯:瘦,这里有精练的意思。⑥腴:丰厚,丰裕。⑦岑嘉州:指唐代诗人岑参。⑧胡床: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⑨儿曹:孩子们。对子侄辈的称呼。⑥乾道癸巳:宋孝宗乾道九年,即公元1173年。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①对人亦语言无味也
②皆莫及也
③绝好岑嘉州诗
④至酒醒,或睡熟,乃已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诗。
②尝以为太白、子美之后,一人而已。
(3)从甲文中,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4)请简要概括丙文中叙写的故事,并说出你从故事中读出的作者对岑参诗的情感。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元方时年七岁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尊君在不() (2)去后乃至() (3)相委而去()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通过本文可知元方是怎能样的一个孩子?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请谈谈你对元方这一行为的看法。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有欲留客饮者,有酒无肴,搜囊止得八文钱,窘甚。老奴承①言易②办,以六文买二鸡蛋,一文买韭菜,一文买腐渣。第一肴,韭面铺蛋黄,奴捧上曰:虽不成肴,却有取意,名为“两个黄鹂鸣翠柳”。第二肴,韭面砌蛋白一圈,奴曰:是名“一行白鹭上青天”。第三肴,炒腐渣,奴曰:其名“窗含西岭千秋雪”。第四肴清汤浮蛋壳,奴曰:是名“门泊东吴万里船”,奴爱此诗,勉凑成此,幸勿哂③。客大奖赏。
【注】①承:顺着,听从②易:简单③晒:嘲笑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老奴承/言易办 | B.老奴承言/易办 |
C.老奴/承言易办 | D.老奴/承言/易办 |
解释下列加点字词在文中的意思。
(1)有欲留客饮者()(2)是名“一行白鹭上青天”()翻译下面的句子。
奴爱此诗,勉凑成此,幸勿哂。从这则故事可以看出老奴是个怎样的人?
文言阅读与赏析。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是记录 的一部书,是 经典著作之一。孔子是时期伟大的 家,教育家。
划分下面句子的节奏,只限两个停顿。
温 故 而 知 新,可 以 为 师 矣 。解释下列句中的划线字。
①人不知而不愠()②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③学而不思则罔()④子在川上曰() 翻译句子。
①为人谋而不忠乎?
②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讲述了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为人处事等方面的道理。请从选段选择一例,结合自己的经历,就某一方面阐述的道理谈谈对自己的启迪。
例:。
启迪:。
。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小题。
有犬为人所弃,惶惶于阡陌间。张元见之,即收而养之。其叔父怒曰:“何用此为?”将欲逐之。元乞求毋弃,曰:“有生之物,莫不重其性命。若天生天杀,乃自然之理。今犬为人所弃,非道也。若见而不收养,无仁心也。”叔父感其言,遂许焉。
明年,犬随叔父夜行。叔父为蛇所啮,仆地不得行。犬亟奔至家,汪汪之声不停。张元怪之,随犬出门,见叔父几死。速延医治之,不日而愈。自此,叔父视犬如亲。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今犬为人所弃,非道也。
_________
②张元怪之,随犬出门,见叔父几死。
_______
阅读《与朱元思书》一文,完成小题。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
A.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 B.争高直指 才美不外见(《马说》)皆指目陈胜(《陈涉世家》) |
C.猛浪若奔 | D.负势竞上 |
虽乘奔御风(《三峡》)影布石上(《小石潭记》)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与其它三句不同的是哪一项?()
A.横柯上蔽 | B.山行六七里(《醉翁亭记》) |
C.猛浪若奔 | D.下见小潭(《小石潭记》) |
选文写景运用了“化静为动”的手法,请找出相关语句,并简要分析它的表达作用。
作者描写了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之后,又设想了“鸢飞戾天者”和“经纶世务者”来到这里会引发的感受,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