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活动产生的废液中含稀盐酸,需先测定其溶质质量分数后进行处理。(杂质不参加反应)
(1)实验时需配制50g 5%的氢氧化钠溶液,若用氢氧化钠固体和水来配制。则需称量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为 g。
(2)取20g废液样品于烧杯中,向其中逐滴加入5%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共消耗氢氧化钠溶液16g。计算废液中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3)恰好完全反应时烧杯中的溶液所含粒子数目关系:Na+ Cl﹣. (填“>”、“=”或“<”)。
纯净的二氧化硅是现代光学及光纤制品的基本原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氢氟酸(HF)是唯一可以与之发生反应的酸(生成物为水和四氟化硅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二氧化硅与碳酸钙在高温下反应生成硅酸钙( CaSiO3)和二氧化碳:在物质的分类①单质②化合物③氧化物④酸⑤碱⑥盐中,硅酸钙属于 (填序号)。
铁是一种常见的金属,也是目前世界上年产量最高的金属。下面归纳了初中化学有关铁的知识。
(1)比较生铁和纯铁,其中硬度较大的是 。
(2)焦炭的主要成分是碳,在生铁冶炼过程中,焦炭参与了下列反应:
①C+O2CO2 ②C+CO2
2CO
其中为冶炼生铁提供热量的反应是 (填序号)。
(3)物质甲的阳离子符号是 。
(4)若铁与物质乙反应时,火星四射,则生成物中固体的化学式是 。
(5)若固体为红色单质,则铁与物质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任写一个)。
2017年5月,我国南海海域首次实现“可燃冰”试采成功。“可燃冰”为甲烷的水合物,其化学式为CH4•8H2O,主要是由甲烷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物质,可燃烧。
(1)目前使用的主要化石燃料有 、石油和天然气等。
(2)甲烷属于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3)可燃冰中元素质量比C:H:O为 。
(4)可燃冰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5)与化石燃料相比较,开采可燃冰的积极意义有 (写一条)。
NSR技术通过BaO和Ba(NO3)2的相互转化实现NOx(氮氧化物)的储存和还原,能有效降低柴油发动机在空气过量条件下的NOx排放。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1)还原时还原尾气可以是CO、H2等,存在如下反应:5CO+Ba(NO3)2═N2+X+5CO2
①反应中,碳元素的化合价 (填“升高”或“降低”)。
②X的化学式是 。
(2)储存时,部分NO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吸收NOx(如NO、NO2)的物质是 。
(3)NO气体通过NSR技术转化为N2的总反应方程式是 。
某同学发现家里的铜质水龙头表面出现了一层绿色的锈渍,经查阅资料,了解到这层锈渍的化学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 2(OH) 2CO 3],并对Cu 2(OH) 2CO 3受热完全分解后的产物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1)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水蒸气、二氧化碳和一种黑色固体。
(2)白色无水硫酸铜遇水变成蓝色。
【提出猜想】该同学根据碱式碳酸铜的化学式对黑色固体产物作出以下猜想:
①可能是碳 ②可能是氧化铜 ③可能是碳和氧化铜的混合物。
他猜想的依据是 ,且碳和氧化铜都是黑色的。
【实验探究】实验Ⅰ:按如图进行实验,证明分解产物中有H 2O和CO 2(图中夹持装置省略)
实验Ⅱ:为验证猜想,他做了如下实验:向盛有少量黑色固体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振荡,待完全反应后静置,观察现象。
【实验分析及结论】
实验Ⅰ中:证明产物中有水生成的依据是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产物中有 生成。
实验Ⅱ中:因为 且溶液变成蓝色,所以猜想②正确,故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
通过上述实验及结论分析可知,铜质水龙头生锈过程中与水、二氧化碳、 有关。
【实验反思】为了防止铜质水龙头生锈,通常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拓展应用】依据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的产物及所学酸碱盐的知识,该同学认为可以用稀盐酸除去铜质水龙头表面的锈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