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固体粉末可能含有氯化镁、硫酸钠、硝酸钠、硫酸铜和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成分,某化学实验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白色沉淀C是 (填化学式)。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原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一定不含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
镁元素广泛应用于火箭、导弹和飞机制造业,被称为“国防元素”。如图1所示为制取单质镁的转化过程,试回答下列问题:
如图转化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主要有:
MgCl2+Ca(OH)2═Mg(OH)2↓+CaCl2
Mg(OH)2+2HCl═MgCl2+2H2O,MgCl2 Mg+Cl2↑
(1)在过程①中,所加石灰乳的主要成分是 (填写化学式)。
(2)过程②所发生的反应属于 (填“化合”“分解”“置换”或“复分解”)反应。
(3)下列有关过程③中能量转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选项序号)。
A.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潮汐能转化为化学能
(4)海水或卤水中本来就含有氯化镁,还需要过程①②的原因是 (选项序号)。
A.将氯化镁富集提纯 B.生成更多氯化镁 C.使石灰乳和稀盐酸反应
(5)某化学兴趣小组欲测定某氯化镁样品中MgCl2的含量(杂质为NaCl),称取10g该样品将其置于干净的烧杯中,加入适量水,使固体样品完全溶解。向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滴入NaOH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当滴入NaOH溶液120g时(即图中B点),烧杯中溶液里含有的溶质为 (写化学式)。
②当滴入10%的NaOH溶液80g时(即图中A点),恰好完全反应,试通过计算,求10g此氯化镁样品中MgCl2的质量。(计算结果精确至0.1g)
证据推理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已知某无色溶液A中的溶质可能是NaCl和Na2CO3或两者之一,另有一种无色溶液B,其中的溶质可能是NH4NO3和(NH4)2SO4或两者之一。按图所示进行探究实验,出现的现象如图中所述(设过程中所有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反应)。
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图示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推理,填写以下空白:
(1)气体C的化学式为 。
(2)将气体F通入紫色石蕊试液,试液变 色。
(3)在溶液G中,一定存在的阳离子是 (填写离子符号)。
(4)写出步骤③中生成沉淀H的化学方程式: 。
(5)根据上述实验,在样品溶液B中,能够确定存在的溶质是 (填写化学式),得出此结论的理由是
。
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气体制备、净化、干燥、收集和进行实验探究的部分仪器,欲利用其进行下列化学实验。
(1)用单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并进行氢气可燃性实验。在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注意检验 。
(2)以石灰石和稀盐酸为原料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制取、收集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并去除混有的少量HCl气体,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 (从左至右填写仪器序号字母)(提示:挥发出的少量HCl气体可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吸收)。
(3)在实验室中以过氧化氢溶液为原料(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制取氧气,并对某种塑料袋试样的组成元素进行分析探究(查阅资料知该塑料只含C、H两种元素),所选仪器按“A→E1→D→E2→B→碱石灰干燥管”的顺序连接(E1、E2为浓硫酸洗气瓶),实验前检验装置气密性。使一定质量的该塑料袋碎屑在氧气中充分燃烧,观察现象,收集有关实验数据(假设发生的化学反应都充分反应)。
①在该装置中,洗气瓶E1、E2的作用是 。
②仪器D的大玻璃管中放入的塑料袋碎屑质量为5.6g,加入的塑料袋碎屑充分燃烧后,测得仪器E2的质量增加7.2g,仪器B的质量增加17.6g,则在该塑料袋试样中,氢、碳两元素的质量之比为氢元素的质量:碳元素的质量= (填写最简整数比)。
1926年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创立了“侯氏制碱法”,使原料NaCl的利用率从70%提高到96%,也使原来的副产物CaCl2转化成化肥NH4Cl.Na2C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以NaCl为原料制取纯碱(Na2CO3),从元素守恒的观点来看,还需要补充 两种元素。(填写元素符号)
②t1℃时,Na2CO3的溶解度是 g。
③将t2℃时的Na2CO3的饱和溶液及NaCl的饱和溶液均降温至t1℃,此时Na2C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大于”“等于”小于”或“无法判断”)NaCl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如图1是某品牌化肥标签,为了验证该化肥的含氮量,分析和实验如下:
(1)通过列式计算判断此标签是否有错误。(计算结果保留至0.1%)
(2)根据国家标准碳铵化肥中碳酸氢铵含量不得低于95%.某实验小组为了验证该化肥是否合格,利用图2装置进行了三次试验(假设杂质不发生反应),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次数 |
1 |
2 |
3 |
平均值 |
样品的质量/g |
16.0 |
16.0 |
16.0 |
16.0 |
浓硫酸增加的质量/g |
3.41 |
3.39 |
3.40 |
3.40 |
①小华同学认为反应后浓硫酸增加的质量是氨气的质量,反应为2NH3+H2SO4═(NH4)2SO4.根据小华的分析,该化肥中碳酸氢铵的质量分数为 (计算结果保留至0.1%)。
②小青同学认为小华的计算结果不能说明该化肥是否合格,理由是 。根据小青的分析,列式计算该化肥中碳酸氢铵的质量分数,并判断该化肥是否合格。(计算结果保留至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