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A~E是初中化学中五种常见的物质,各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A俗称苏打,D是人体胃液中主要含有的酸,E可以用来配制波尔多液。其中图中的“﹣”表示相连两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已略去)。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E除了能配制波尔多液,还可以用来 。
(2)写出图示中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①A→B的反应: 。
②C与D的反应: 。
③A与E的反应: 。
CaCO 3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
(1)煅烧石灰石可制得活性Ca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为测定不同煅烧温度对CaO活性的影响,取石灰石样品分为三等分,在同一设备中分别于800℃、900℃和1000℃条件下煅烧,所得固体分别与等质量的水完全反应,测得反应液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1所示.可知:CaO与水反应会 热量(填"放出"或"吸收");上述温度中, ℃煅烧所得CaO活性最高.要得出正确结论,煅烧时还需控制的条件是 .
(2)以电石渣[主要成分为Ca(OH) 2,还含有少量MgO等杂质]为原料制备高纯CaCO 3的流程如下:
①如图为NH 4Cl浓度对钙、镁浸出率的影响(浸出率= ×100%).可知:较适宜的NH 4Cl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浸取时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流程中虚线内部分若改用 溶液(填化学式),可一步得到与原流程完全相同的生成物.
③流程中虚线内部若改用Na 2CO 3溶液,也能得到高纯CaCO 3,试从生物的角度分析原流程的优点:
a.NH 3可循环利用;b. .
CO 2的资源化利用日趋成为研究热点。
(1)某小组查阅资料发现:①CO 2与H 2能在催化剂表面反应生成CH 4与H 2O;②CH 4在高温下能与CuO反应。为探究上述反应,设计如下装置。
①仪器M的名称是 。装置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设计装置C的目的是 ,若要证明D中有CO 2生成,则需在E、F之间增加盛有 溶液的洗气瓶。
③一段时间后,装置D中黑色固体变红,E中白色固体变蓝,该小组由此得出结论:以上实验证明CH4在高温条件下能与CuO反应。你是否同意他们的结论? (填"同意"或"不同意"),理由是 。
(2)CH 4、乙炔(C 2H 2)和丙烷(CH 3H 8)都能在空气中燃烧,但是仅C 2H 2燃烧时有浓烟。试从物质组成的角度分析其燃烧现象不同的原因是: 。CH 4燃料电池具有洁净、高效的特点,其工作时主要是将 能转化为电能。
水是人类宝贵的资源.
(1)下列物质加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能形成乳浊液的是 .(填序号)
a.植物油 b.蔗糖 c.粉笔灰
(2)下列溶液pH>7的是 ,pH<7的是 .(填序号)
a.食盐水 b.白醋 c.肥皂水
(3)NaCl溶于水,难溶于植物油;NaCl在热水中溶解的质量比在等质量的冷水中溶解的质量大.这说明,物质的溶解能力与 和 有关.
(4)净化水常用的方法有沉降、过滤、吸附和蒸馏水,活性炭在净水器中能起到过滤和 的作用,从盐水中获得饮用水,可采取的方法是 .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1)如表为某女士一天的营养摄入量与推荐摄入量的比较(部分).①蛋白质、油脂和葡萄糖中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②钙、铁、硒三种元素中, 在人体内含量最高(填元素名称,下同),缺 易得贫血症,该女士摄入的 没有达到推荐摄入量.
项目 |
摄入量 |
推荐摄入量 |
蛋白质(g) |
72.9 |
65 |
脂肪(g) |
65.1 |
48.2~72.3 |
维生素C(mg) |
176 |
100 |
钙(mg) |
807 |
800 |
铁(mg) |
21 |
20 |
硒(mg) |
0.037 |
0.05 |
(2)制造汽车使用了镁铝合金、玻璃钢、聚氯乙烯等材料.
①上述材料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属于复合材料的是 .②将镁铝合金与铝片相互刻画,在铝片表面留下明显划痕,说明镁铝合金的硬度 铝的硬度(填"大于"或"小于").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1)写出下列微粒的化学符号:
①镁离子 ;②二氧化氮分子 ;
③5个硅原子 ;④硝酸分子 ;
(2)用下列字母序号填空:
a.硫酸铜 b.氯化钠 c.氮气 d.石墨
① 用作调味品和防腐剂;② 用作粮食保护气;
③ 用于配制波尔多液;④ 用于生产铅笔芯;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②铝与氧气反应 ;
③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 ;④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