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是小科建构的铜及其化合物之间相互转化的关系图。
(1)写出图中“?”处物质的化学式 。
(2)要一步实现图中“Cu→Cu2+”的转化,可将铜加入适量的某种盐溶液中,则该溶液的溶质是 。
(3)根据图中的转化关系,利用硝酸铜溶液制备纯净的硫酸铜晶体。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要求写出主要操
作步骤及所需要的试剂 。
敞口放置于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发生下列变化而变质:
NaOH溶液 Na2CO3溶液 NaHCO3溶液
上述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NaHCO3俗称 。
某校化学学习小组师生对一瓶氢氧化钠溶液的变质情况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NaOH是否变质?
[做出猜想]
猜想1:NaOH全部变质。
猜想2: 。
[制定计划]老师探究是否产生了NaHCO3,学生在老师探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
[进行试验]
试验操作 |
试验现象 |
试验分析 |
|
老师试验 |
略 |
略 |
没有产生NaHCO3 |
学生试验 |
a.取一定量的待测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CaCl2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b.充分反应后静置,取上层清液加入无色酚酞溶液 |
溶液变红 |
原待测液中含有 |
[表达交流]有同学认为上述实验a中的CaCl2溶液可改为澄清石灰水,你是否同意这种看法? (填“同意”或“不同意”)。
[实验结论]上述猜想2成立。
[反思评价]在实验室中,氢氧化钠应密封保存。
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探究口罩里熔喷布的元素组成,设计并完成了以下实验:
[实验一]制取氧气
可选用的装置及部分药品如图:
(1)若利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装置序号)。
(2)为收集干燥的O2,装置连接顺序是:O2发生装置→C→ (填装置序号),其中发生装置的导管口应与装置C的 (填“a”或“b”)端连接。
[实验二]探究熔喷布的元素组成
(3)连接装置如图,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入相关试剂后,先通入一段时间O2,再点燃酒精灯,观察实验现象。
①装置K中无水硫酸铜变蓝,查阅资料得知产生了H2O。
②装置L中澄清石灰水 ,证明产生了CO2。
根据①、②可判断:熔喷布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是否含有其他元素还需要进一步的实验去判断。
(4)问题思考:实验二可能存在的缺陷是 (答一条即可)。
学习化学后,小红同学知道了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为了测定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她收集了干燥的鸡蛋壳拿去实验室,与足量稀盐酸在烧杯中反应(杂质不与盐酸反应)。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
反应前 |
反应后 |
|
烧杯和稀盐酸总质量 |
鸡蛋壳的质量 |
烧杯和剩余物总质量 |
150g |
6.25g |
154.05g |
(1)反应生成CO2的质量为 g。
(2)请你帮助小红同学计算她收集的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做“中和反应”实验时,小聪同学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硫酸,一会儿后发现忘了滴加酸碱指示剂,于是他停止滴加稀硫酸。同学们对反应后溶液中含有哪些溶质展开了讨论。
[提出问题]上述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为 ,那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提出猜想]猜想一:溶质是Na2SO4
猜想二:溶质是Na2SO4 和NaOH
猜想三:溶质是
[查阅资料]Na2SO4 溶液呈中性
[实验探究]小聪同学设计如下的实验方案
方法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
方案一 |
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洁净的试管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 |
酚酞不变红色 |
猜想一正确 猜想二不正确 |
方案二 |
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洁净的试管中, 滴加BaCl2溶液 |
出现白色沉淀 |
猜想三正确 |
方案三 |
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洁净的试管中,加入少量的黑色CuO粉末,振荡 |
|
猜想三正确 |
[方案评价]同学们对小聪的实验方案讨论后认为:
①方案一存在缺陷,该方案不能证明猜想一是正确的,其原因是 。
②方案二也不能证明猜想三是正确的,理由是 。
③同学们经过讨论,一致认为方案三能够证明猜想三是正确的,并讨论除此方案外,还可以向烧杯的溶液中加入活泼金属或碳酸盐等物质进行证明。
[实验反思]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成分时,还需考虑反应物的用量。
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部分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a ;b 。
(2)若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并能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写字母),若用F装置收集该气体,则气体应从 端进入(填“c”或“d”)。通常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二氧化碳,其原理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写字母),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用E来收集氧气,收集完毕的操作顺序是 (填写序号)。
①盖上玻璃片 ②正放在实验台上 ③取出集气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