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做了“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实验电路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6V不变,测量的数据如表1所示。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6 |
电压表示数(V) |
1 |
2 |
3 |
4 |
5 |
6 |
电流表示数(A) |
0.1 |
0.2 |
0.3 |
0.4 |
0.5 |
0.6 |
(1)为了保护电路,开关闭合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至 (填“A”或“B”)端。
(2)有三个滑动变阻器,它们的规格如下:R1(10Ω 1A)、R2(50Ω 1A)和R3(100Ω 0.5A),实验应选用 (填“R1“、“R2”或“R3”)。
(3)实验中需要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进行多次测量,其目的是 。
(4)由表1知,所测电阻的阻值为 Ω。
(5)小明想利用该装置测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的功率,他用小灯泡替换了定值电阻,正确连接电路:
①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都很小,小灯泡不亮,其原因是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 很大,小灯泡的 很小。
②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小灯泡正常发光,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W。
③小明进行了多次实验,观察现象并记录数据如表2所示,发现在不同电压下,小灯泡的亮度 (填“有明显变化”或“无明显变化”)。
实验次数 |
1 |
2 |
3 |
电压表示数(V) |
1 |
2.2 |
3 |
电流表示数(A) |
0.2 |
0.27 |
0.32 |
④通过实验小明还发现灯丝电阻是变化的、其原因可能是灯丝的电阻受 影响。
在探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的实验中,如图甲是实验的电路图.
(1)电流表应 (选填“串联”或“并联”)在被测电路中.若要测量干路电流,则电流表应接在甲图中的 点.
(2)小明同学在测量A处的电流时,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如图乙所示,原因是 ;在排除故障后,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电流表的示数为 A.
(3)表是小亮同学在实验中用两盏规格相同的灯泡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且各支路的电流相等.请指出小亮的探究过程的两点不妥之处① .② .改进建议: .
A点电流IA |
B点电流IB |
C点电流IC |
0.16A |
0.16A |
0.32A |
了四条合金电阻线,a、b、c的长度均是lm,d的长度是0.5m;a、b、d的横截面积相同,c的横截面积比a、b的小;a、c是镍铬合金线,b、d是锰铜合金线.
(1)依次把M、N跟b和d的两端连接,闭合开关,记下 示数,分析比较b、d两根合金线电阻的大小,可探究电阻跟 的关系,其结论是: .
(2)类似步骤(1),依次把M、N跟 的两端连接,可探究电阻跟材料的关系.
(3)以上方法在研究物理问题时经常用到,称为控制变量法.试根据你学过的物理知识再列出一个用这种方法研究的例子: .
毛刚同学按如图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得到下列的实验数据.
A1示数(A) |
A2示数(A) |
V1示数(V) |
V2示数(V) |
V示数(V) |
|
0.5 |
O.5 |
7.5 |
4.5 |
12 |
(1)由图可知L1、L2连接方式是 ;
(2)由表中的实验数据中A1、A2的示数可得出结论 ;
(3)由表中的实验数据V1、V2、V3的示数可得出结论 .
小明猜想“液体的密度ρ越大,其比热容C也越大”.他查到了一些液体的密度值如表.由于不知表中各种液体之间比热容的大小关系,需要用实验方法得到.
物质 |
密度ρ/kg•m﹣3 |
物质 |
密度ρ/kg•m﹣3 |
水 |
1.0×103 |
柴油 |
0.8×103 |
煤油 |
0.8×103 |
汽油 |
0.71×103 |
植物油 |
0.9×103 |
酒精 |
0.8×103 |
实验器材:
铁架台(带铁圈)、石棉网、温度计、细线、火柴、烧杯、秒表、天平和砝码(以上每一种器材数量足够、规格相同);火焰相同的酒精灯若干;密度表中所给出的各种液体足量.实验中,小明选取的三种液体分别是煤油、植物油和水.
(1)请完成以下实验要求:
a.实验原理是: .
b.实验中你准备测量 来间接知道液体的比热容大小.
c.实验中要控制的变量是:液体的质量和 .
d.实验中,要调整烧杯底部与酒精灯火焰的距离,使烧杯在单位时间内吸收的热量都 .
(2)如果测量的结果与小明的猜想相矛盾,则测出的三个物理量大小关系会有很多种,请写出其中一种: .
(3)如果小明选取煤油、酒精和水这三种液体做实验,会存在的问题有 (写出一点即可).
某同学在探究“纯冰、淡盐冰、浓盐冰的熔化特点,用纯冰、淡盐冰、浓盐冰制得质量相等的纯冰、淡盐冰、浓盐冰,在相同加热条件下测得三者的温度变化,并得到三组温度变化表格(纯冰对应①,淡盐冰时应②、浓盐冰对应③).
时间/min |
0 |
5 |
10 |
15 |
20 |
25 |
30 |
温度①/℃ |
﹣15 |
﹣10 |
﹣5 |
0 |
0 |
0 |
0 |
温度②/℃ |
﹣15 |
﹣9 |
﹣3 |
﹣3 |
3 |
﹣3 |
﹣3 |
温度③/℃ |
﹣15 |
﹣5 |
﹣5 |
﹣5 |
﹣5 |
﹣5 |
﹣5 |
(1)请在图1中画出①所对应的温度﹣时间的曲线图.
(2)表格中有一处温度值明显错误,错误的数值是 ℃.
(3)如图2所示,按正确的读数方法结果应该是 ℃,若仰视读数,结果将 (选填“偏大“、”偏小“).
(4)从表格的数据中看出无论是纯冰还是淡盐冰,浓盐冰都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在第25min时①对应 状态.
(5)由表中数据可知,含盐浓度越高的冰,熔化前升温越 (选填“快”、“慢”),并能在更 (选填“高”、“低”)温度下熔化.请举一生活中应用的事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