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是学习化学的一条重要途径,通过实验以及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分析,可以验证物质的化学性质。小明为了参加化学学科实验操作考试,在实验室练习了两个鉴别类的实验:“鉴别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和蒸馏水”“鉴别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的溶液”,请完成下列各题:
(1)小明只用无色酚酞试液也将三种物质鉴别出来了,实验过程如下。请完善表格中的相关内容:
操作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用A、B、C三只试管分别取三种待测液各5mL,分别滴入1﹣2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 |
|
C是氢氧化钠溶液 |
将上面变色的溶液分成两份, |
A试管中无明显现象,B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A是蒸馏水,B是稀盐酸,请写出该步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小明又用吹气的方法鉴别出了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鉴别完毕,他将上述所有实验的废液全部倒入一个洁净的大烧杯中,得到无色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无色溶液中一定没有的阴离子 (填离子符号)。混合过程中一定会观察到的现象是 。
②该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为了检验可能存在的物质,小明取无色溶液约2mL,加入镁条,若无明显现象,则没有该物质;若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则一定有该物质存在,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根据小明的实验,你能得出盐酸的化学性质有 (用字母填空)。
A.能与碱反应
B.能与活泼金属反应
C.能与碳酸盐反应
D.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
E.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火锅是我国独创的美食,历史悠久。火锅常用的一种燃料是固体酒精。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固体酒精”产生了好奇,对其成分进行探究。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查阅资料]
a.固体酒精是用酒精、氯化钙和氢氧化钠按一定的质量比混合制成。
b.氯化钙、氯化钠溶液均呈中性。
[提出问题]
①酒精中是否含有碳元素?
②固体酒精中的氢氧化钠是否变质?
[实验探究]
①按图所示进行实验,发现烧杯内壁有一层白膜,可得出酒精精中含有碳元素的结论,理由是 。
②取少量固体酒精于烧杯中,加足量的水充分溶解后静置,发现烧杯底部有白色沉淀,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沉淀是如何形成的: 由此说明氢氧化钠已变质。
③为进一步确定氢氧化钠的变质程度,分组进行探究。
甲组同学取烧杯上层清液于两支试管中,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
实验方案 |
|
|
实验现象 |
溶液变红 |
产生 |
实验结论 |
清液中有氢氧化钠 |
清液中有碳酸钠 |
乙组同学认为甲组实验不能证明清液中一定有氢氧化钠,理由是 。他们另取烧杯中上层清液,加足量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后,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酚酞溶液,酚酞溶液变红。
[反思交流]乙组实验中加足量氯化钡溶液的目的是 。
[实验结论]小组同学经过讨论,一致认为该固体酒精中的氢氧化钠部分变质。
结合图1化学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的名称:a b 。
(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代号),可用 法收集氧气。制得的氧气用来做如图2所示的实验,发现H中铁丝不燃烧,其原因是 。写出G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常用的药品是 ,若用装置E收集二氧化碳,则 气体应从填“①”或“②“)端进入;若要获得干燥的二氧化碳,可将装置B和装置D用胶皮管连接,并在装置D中盛放 (填物质名称)试剂。
(4)实验室常用装置C代替装置B制取气体,装置C的优点是 。
家庭食用碱的主要成分是Na 2CO 3,为测定该食用碱中Na 2CO 3的质量分数,某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取40g食用碱,平均分为四份,然后分别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CaCl 2溶液,实验数据见下表(假设该食用碱中不含难溶性杂质且杂质均不与CaCl 2溶液产生沉淀)
实验一 |
实验二 |
实验三 |
实验四 |
|
食用碱的质量 |
10g |
10g |
10g |
10g |
加入CaCl 2溶液的质量 |
20g |
40g |
60g |
80g |
生成沉淀的质量 |
3g |
m |
8g |
8g |
请分析表中数据回答并计算:
(1)m= g。
(2)40g该食用碱与足量CaCl 2溶液反应,最多生成沉淀质量为 g。
(3)该食用碱中Na 2CO 3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答案精确到0.1%)
苹果中富含苹果酸,具有增强消化,降低有害胆固醇等作用,苹果酸的分子式为C 4H 6O 5请计算:
(1)苹果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2)苹果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 (最简整数比)
(3)13.4g苹果酸中含C元素质量多少克?(写出计算过程,答案精确到 0.1)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为回收一块质量为40g的铜锌合金中的铜,将该合金放入烧杯中,逐渐加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时,恰好用去稀硫酸100g,烧杯内剩余固体27g。
请完成下列分析及计算。
(1)40g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是 g。
(2)计算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