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为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气体的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a仪器的名称是 。
②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干燥的氧气应选用的装置组合是 (填序号)。
③若用F装置收集并测量氧气的体积,应在 (填“d”或“e”)端连接量筒。
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 ,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便于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制取时应将大理石放在 (填“b”或“c”)处。
(2)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学完金属活动性顺序相关知识后,他们做了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发现并没有铜生成,而是产生蓝色絮状沉淀和少量黑色物质。于是他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探究1]取一块绿豆大小的金属钠,放入盛有20mL蒸馏水的烧杯中,发现金属钠浮在水面上,熔化成一个闪亮的小球并四处游动,发出嘶嘶的响声,收集反应产生的气体,发现该气体能燃烧。
[实验探究2]在上述反应所得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产生蓝色絮状沉淀。
[实验探究3]将蓝色絮状沉淀加热得到黑色固体。
[查阅资料]①钠在常温下能与水剧烈反应,生成一种碱和一种气体。②氢氧化铜受热易分解。③氧化铜为黑色固体。
[问题分析]①写出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点燃反应产生的气体前应该先 。②写出产生蓝色絮状沉淀的化学方程式 。
[实验结论]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活动性较强的金属 (填“一定”或“不一定”)能将位于其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反思与交流]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产生少量黑色物质的可能原因是 。
学习化学后,我们学会了从微观角度认识事物
(1)图A是锰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B~E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①锰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②B~E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填字母序号,下同);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是 。
(2)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①图中所示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有 种。
②参加反应的A、B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
能源、环境与人们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1)汽车已成为人们出行必备的交通工具,多数汽车使用的燃料是汽油或柴油。汽油或柴油是由 炼制而成的。
(2)今年我市引进了以天然气为燃料的公交车。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请写出甲烷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3)煤燃烧排放出的SO2气体溶于雨水会形成的环境问题是 ,为缓解这一问题,你的建议是 (写一条)。
工业上高温煅烧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可制得生石灰(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小明同学为了分析一批石灰石的纯度,在实验室中取此样品44g,充分煅烧后剩余固体26.4g(杂质不参加反应)。计算: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
(2)该样品中石灰石的纯度是多少?(计算结果精确到0.1%)
某化学兴趣小组欲探究CO2与NaOH溶液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组成。
[查阅资料]1.Na2CO3+CO2+H2O=2NaHCO3
2.NaHCO3可以与碱溶液反应,生成Na2CO3
3.Ca(HCO3)2能溶于水
[提出合理猜想]猜想一:溶质为Na2CO3
猜想二:溶质为 NaHCO3
猜想三:溶质为Na2CO3,NaHCO3
猜想四:溶质为 ;
[验证猜想]假如猜想三成立,请你根据下列提供的试剂,完成实验报告。可选试剂:NaCl溶液、NaOH溶液、CaCl2溶液、稀盐酸(每种试剂可重复选用)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
①取反应后的溶液样品于试管中,滴加 溶液 |
|
Na2CO3存在 |
|
②向步骤①的试管中继续添加①所滴加的试剂,直至 ,过滤后得滤液。 |
/ |
NaHCO3存在 |
|
③向步骤②所得的滤液中加入试剂 |
方法一: 加入; |
|
|
方法二: 加入 。 |
有白色沉淀生成 |
||
图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见装置,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用A装置制取氧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用C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比用B装置的突出优点是 。
(3)D装置在实验室中有多种用途:
①若用D装置检验二氧化碳,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②若用D装置收集二氧化碳,验证二氧化碳已经收集满的方法是 。
(4)实验室可用次氯酸钠固体粉末和浓盐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取氯气,氯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有毒,可与水反应生成酸。据此你认为实验室制取较多量的氯气时,最好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如果用D装置收集氯气,气体应从 (填“a”或“b”)口进。为防止氯气污染空气,应选择 性溶液处理尾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