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探究口罩里熔喷布的元素组成,设计并完成了以下实验:
[实验一]制取氧气
可选用的装置及部分药品如图:
(1)若利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装置序号)。
(2)为收集干燥的O2,装置连接顺序是:O2发生装置→C→ (填装置序号),其中发生装置的导管口应与装置C的 (填“a”或“b”)端连接。
[实验二]探究熔喷布的元素组成
(3)连接装置如图,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入相关试剂后,先通入一段时间O2,再点燃酒精灯,观察实验现象。
①装置K中无水硫酸铜变蓝,查阅资料得知产生了H2O。
②装置L中澄清石灰水 ,证明产生了CO2。
根据①、②可判断:熔喷布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是否含有其他元素还需要进一步的实验去判断。
(4)问题思考:实验二可能存在的缺陷是 (答一条即可)。
某兴趣小组发现,上周做实验用的氢氧化钠固体忘记了盖瓶盖,他们欲对该固体的变质情况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该瓶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变质情况如何?
[查阅资料]①碳酸钠溶液的pH最大约为10.6,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pH约为8.0,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②NaOH、Na 2CO 3分别在水和酒精中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
物质种类 |
NaOH |
Na 2CO 3 |
|||
温度 |
20℃ |
40℃ |
20℃ |
40℃ |
|
溶剂 |
水 |
109g |
129g |
21.8g |
49g |
酒精 |
17.3g |
40g |
不溶 |
不溶 |
[作出猜想]猜想Ⅰ:固体未变质;猜想Ⅱ:固体部分变质;猜想Ⅲ:固体全部变质。
[实验探究](1)兴趣小组同学取少量样品于烧杯中,加适量水溶解,测得溶液的pH约为12.由此他们得出猜想Ⅰ正确,但其他同学很快予以否定,否定的理由是 。
(2)组内其他同学取步骤(1)烧杯中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 溶液,振荡,有白色沉淀生成;不再产生沉淀时,取上层清液于另一支试管中,滴加 ,溶液变红。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兴趣小组证明猜想 正确。
[反思评价]根据查阅资料,有同学提出可以通过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在酒精中溶解度不同来验证猜想Ⅲ正确。请你帮助他设计实验方案: 。
[实验拓展]实验室使用pH传感器来测定Na 2CO 3和NaHCO 3混合物中NaHCO 3的含量。称取一定量样品,溶于水配成250.0mL溶液。将pH=1的稀盐酸逐滴加入体积为25.0mL的该溶液中,所得曲线如图所示:
a.上一个计量点前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b.下一个计量点时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阴离子是 。
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如图甲、乙所示。甲图中酒精灯上网罩的作用是 。
[提出问题]碳燃烧时可能生成CO 2也可能生成CO,那么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的气体是否也有多种可能?
[作出猜想]猜想Ⅰ:CO;猜想Ⅱ:CO 2;猜想Ⅲ: 。
[设计方案]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打开K,缓缓通入干燥的氮气一段时间,关闭K,点燃酒精喷灯和酒精灯,充分反应后,熄灭酒精喷灯和酒精灯,打开K,再通入一段时间氮气。
方案一:从定性观察角度判断
(1)实验时装置A处的现象是 。
(2)若B中无明显现象,D处的气体能点燃,则猜想 (填序号)成立。
方案二:从定量计算角度判断
取一定量碳粉和4g氧化铜的混合物进行实验,并测定表格中的四个数据:
反应前的质量 |
反应后的质量 |
|
A(玻璃管+固体) |
m 1 |
m 2 |
B+C(广口瓶+混合液) |
m 3 |
m 4 |
(3)若猜想Ⅱ成立,则理论上(m 4﹣m 3) (m 1﹣m 2)(填">""<"或"=")。
(4)若猜想Ⅲ成立且CuO全部转化成Cu,则参加反应的碳粉的质量m的取值范围是 [交流反思]实验开始前缓缓通入氮气的目的是 。
气体制备、收集是初中化学的重要知识。请结合如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a的名称: 。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 (填字母),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用装置C代替装置B制取二氧化碳的优点是 ;用D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则气体应从 (填"①"或"②")端进入。
(4)用质软的塑料瓶收集满两瓶二氧化碳气体。向其中一瓶加入约 体积的水(如图F所示),立即旋紧瓶盖,振荡。观察塑料瓶最终的现象: ;用注射器向另一瓶(瓶口用橡胶塞塞紧)气体中注入约 体积的水(如图G所示),振荡。观察塑料瓶最终的现象: ,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
合金是重要的金属材料,常用来制造机械零件、仪表和日用品。某化学研究小组利用黄铜(铜、锌合金)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
请计算:
(1)生成氢气的质量为 g,黄铜中锌的质量为 g;
(2)过滤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为了做好自我保护,可用酒精溶液消毒。乙醇俗称酒精(化学式为C 2H 5OH),请回答下列问题:
(1)乙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2)乙醇分子中C、H、O原子个数比为 。
(3)92g乙醇中碳元素的质量为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