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20年年初新冠状病毒在我国传播扩散,给我们的生命健康和生产带来严重影响。预防新冠状病毒的主要措施有戴口罩、勤洗手、养成良好饮食习惯、减少聚集等。在抗击新冠状病毒的过程中,我们也学到了不少防疫新冠状病毒的知识。

(1)医用口罩。

医用口罩是由三层无纺布做成的。中间一层用来隔离病毒的喷熔无纺布的材料是聚丙烯。聚丙烯和聚乙烯一样都属于  高分子材料(选填“合金”“复合”“合成”“天然”)。口罩隔离病毒相当于化学实验操作中的  (填写实验操作名称)。

(2)良好的饮食习惯。

营养要全面、均衡。要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以及矿物质的食物,比如肉、蛋、奶类、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以及坚果等。

樱桃是人们喜爱的一种水果,富含糖类、蛋白质、维生素(A、B、C等)、矿物质(钙、磷、铁等),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樱桃所含的营养成分中,能够提供能量的是  、蛋白质。樱桃中含有的钙、磷、铁等,是指  (填“分子”“原子”“元素”)。

(3)正确使用消毒液。

某品牌消毒液的有效成分主要是乙醇(体积分数72%﹣82%)、过氧化氢(0.10%﹣0.14%( w V ))。乙醇俗名  ,乙醇消毒液在使用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远离火源,其原因是乙醇具有挥发性、  性,请写出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洁厕灵(含HCl)、84消毒液(含NaClO)是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清洁、消毒用品;两者混合使用时会发生化学反应(2HCl+NaClO═NaCl+H2O+Cl2↑),生成有毒物质,因此禁止将两者混合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l2是有毒气体

B.洁厕灵可以用铁质容器盛放

C.洁厕灵可用于清洁大理石台面

D.室内喷洒84消毒液后,会嗅到刺激性气味,是因为微粒在不断运动

E.口服84消毒液可以预防新冠状病毒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食品、药品与健康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及鉴别 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表是KNO3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单位:g/100g水)。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
13.3
31.6
63.9
x
169
246

(1)表中“63.9”的含义是:
(2)40℃时将31克KNO3固体放入50克水中,所得溶液为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若降温到20℃能析出固体克。
(3)为测定x的值,取4份60℃的水各50克,分别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如下表:

实验编号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实验4
KNO3质量/g
40
50
60
70
H2O质量/g
50
50
50
50
溶液质量/g
90
100
105
105

① 实验2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② 上述实验中溶液质量分数相等的实验是
③ 由实验可知,60℃时KNO3的溶解度为
(4)除去KNO3固体中混有的少量NaCl,提纯的步骤是: 溶解、蒸发浓缩、  ,然后过滤、洗涤、干燥。

多彩的“碳”,多姿的生活,让我们一起走进“碳”的世界。
(1)最简单的有机物是(写化学式),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其化学式是
(2)CO和CO2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两者不同。
(3)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有金刚石、石墨和;其中可用于制作铅笔芯的是
(4)二氧化碳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在高温高压下,CO2和NH3可以合成尿素[CO(NH2)2],同时生成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尿素中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1mol尿素中氢元素的物质的量是

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Ⅰ.写出仪器名称:①(19);②(20)
Ⅱ.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1),制取并收集氧气的装置组合是(填字母)(22)。用这套装置收集氧气时判断氧气已经集满的方法是(23)若通过排水法测定反应产生氧气的体积,各装置的连接顺序是:产生的O2 →b→c→d,请将F装置内的一根导管进行延伸、补画完整(24)
Ⅲ.只能用D装置收集的气体应该具有的性质是(25)
Ⅳ.若上述实验制得0.08g氧气,则分解的氯酸钾的物质的量为(26)mol(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如图所示,两只U型管中分别加入纯净、等物质的量的铝粉和铁粉,同时将两端注射器内的液体(等质量、浓度为20%的稀硫酸)快速注入U型管中。

Ⅰ.写出铁粉与稀硫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6)
Ⅱ.反应结束并冷却至室温,发现左端气球膨胀程度明显大于右端,若仅有一只U型管内的硫酸有剩余, 则是(17)(填“左”或“右”)端的U型管。
Ⅲ.若将铝粉和稀硫酸换成其他两种化合物(或其溶液),也能观察到气球明显膨胀,这两种物质可能是(写化学式)(18)

图一为甲、乙两种物质(不带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图。

Ⅰ.图一中M交点的含义是(10)
Ⅱ.t1℃时,100g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有(11)g
甲,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2)
Ⅲ.升高温度能够使其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的是(13)(填“甲”或“乙”)。
Ⅳ.在t1℃时,A、B两烧杯中均盛有20g水,分别加入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搅拌后如图二所示,则加入固体的质量必须大于(14)g。
Ⅴ.将两个烧杯中的溶液升温至t2℃,有关A、B两烧杯中的情况,描述正确的是(15)
①溶质质量:A可能等于B②溶液质量:A一定大于B③溶质质量分数:A可能等于B
④溶剂质量:A一定等于B⑤溶液状态:A一定不饱和,B一定饱和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