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九年级开展征文活动,征文主题只能从“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四个主题中选择一个,九年级每名学生按要求都上交了一份征文,学校为了解选择各种征文主题的学生人数,随机抽取了部分征文进行了调查,根据调查结果绘制成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
(1)求本次调查共抽取了多少名学生的征文;
(2)将上面的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3)如果该校九年级共有1200名学生,请估计选择以“友善”为主题的九年级学生有多少名;
(4)本次抽取的3份以“诚信”为主题的征文分别是小义、小玉和大力的,若从中随机选取2份以“诚信”为主题的征文进行交流,请用画树状图法或列表法求小义和小玉同学的征文同时被选中的概率.
已知2x﹣3=0,求代数式x(x2﹣x)+x2(5﹣x)﹣9的值.
解不等式组:并在数轴上把解集表示出来.
已知直角坐标系中菱形ABCD的位置如图,C、D两点的坐标分别为(8,0)、(0,6).现有两动点P、Q分别从A、C同时出发,点P沿折线ADC向终点C运动, 点Q沿线段CA向终点A运动,当P、Q两点中有一点到达终点时,另一点也立即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
(1)填空:菱形ABCD的边长是,面积是;
(2)探究下列问题:
①若点P的速度为每秒2.5个单位,点Q的速度为每秒3个单位,求△APQ的面积S关于t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S的最大值;
②在运动过程中,能否使得△APQ绕它的一边中点旋转180°,旋转前后两个三角形组成的四边形为矩形,若存在,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如图1,若△ABC和△ADE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B=AC,AD=AE,M,N分别EB,CD的中点.
(1)易证:①CD="BE" ;②△AMN是三角形;
(2)当把△ADE绕A点旋转到图2的位置时,
①求证:CD=BE;
②判断△AMN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
(3)当△ADE绕A点旋转到图3的位置时,(2)中的结论是否成立?直接写出即可,不要求证明;并求出当AB=2AD时,△ADE与△ABC及△AMN的面积之比.
如图,在Rt△ABC中,∠C=90°,点D在AB上,以BD为直径的⊙O与AC交于点E,且BE平分∠ABC,
(1)判断直线AC与⊙O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若AD=2,AE=,求⊙O的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