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传统的计重工具 秤的应用,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如图1,可以用秤砣到秤纽的水平距离,来得出秤钩上所挂物体的重量.称重时,若秤杆上秤砣到秤纽的水平距离为 (厘米)时,秤钩所挂物重为 (斤 ,则 是 的一次函数.下表中为若干次称重时所记录的一些数据.
(厘米) |
1 |
2 |
4 |
7 |
11 |
12 |
(斤 |
0.75 |
1.00 |
1.50 |
2.75 |
3.25 |
3.50 |
(1)在上表 , 的数据中,发现有一对数据记录错误.在图2中,通过描点的方法,观察判断哪一对是错误的?
(2)根据(1)的发现,问秤杆上秤砣到秤纽的水平距离为16厘米时,秤钩所挂物重是多少?
求不等式组的正整数解。
计算:
如图所示,已知在直角梯形OABC中,AB∥OC,BC⊥轴于点C,A
,B
.动点P从O点出发,沿
轴正方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移动.过P点作PQ垂直于直线OA,垂足为Q.设
点移动的时间为秒,△OPQ与直角梯形OABC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
求经过O、A、B三点的抛物线解析式;
求S与t的函数关系式;
将△OPQ绕着点
逆时针旋转90°,是否存在t,使得△OPQ的顶点为O或Q在抛物线上?若存在,直接写出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如图,在锐角△ABC中,AC是最短边;以AC中点O为圆心,AC长为半径作⊙O,交BC于E,过O作OD∥BC交⊙O于D,连结AE、AD、DC.
求证:D是弧AE的中点;
求证:∠DAO=∠B+∠BAD;
若
,且AC=4,求CF的长.
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ABC和DEF重叠在一起,其中∠A=60°,AC=2.
固定△ABC不动,将△DEF进行如下操作:如图(1),△DEF沿线段AB向右平移(即D点在线段AB内移动),连结DC、CF、FB,四边形CDBF的形状在不断的变化,它的面积是否变化,如果不变请求出其面积.如果变化,说明理由.
如图(2),当D点移到AB的中点时,请你猜想四边形CDBF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如图(3),△DEF的D点固定在AB的中点,然后绕D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DEF,
使DF落在AB边上,此时F点恰好与B点重合,连结AE,请你求出的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