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小军在老师指导下,用“伏安法”测量一只小灯泡的电阻,他连接了如图所示的部分实验电路。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答题纸上连接完成小军的实验电路。

(2)小军连接完电路,检查无误后,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至  (填“ A ”或“ B ) 端,然后再关闭开关。

(3)小军通过改变小灯泡两端的电压,进行了3次测量,数据记录及算出的小灯泡的电阻值如下表:

实验次数

电压 / V

电流 / A

电阻 / Ω

1

1.0

0.14

7.1

2

1.8

0.23

7.8

3

2.5

0.30

8.3

老师看了小军的数据记录,问小军:“你发现三次测量的电阻值相差较大了吗?小军与其他同学交流,发现其他小组也都有类似现象:小灯泡电阻的测量值随电压增大、亮度增强而增大,结合小灯泡发热发光的特殊性,小军突然意识到小灯泡的电阻可能与  有关,并通过教科书相关部分“信息窗”栏目得到了证实。

(4)小民则认为,实验肯定会有误差,为什么不说是测量误差造成的呢?通过小军的讲解,他终于明白了小军的实验结果不能单纯用测量误差来解释的原因,如果是测量误差的原因,电阻的多次测量值会表现出  的特点。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伏安法测电阻的探究实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实验小组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中电源电压恒为3V,定值电阻R为5Ω,实验电路图如图甲所示。

实验序号

1

2

3

U/V

0.5

1.0

2.0

I/A

0.1

0.2

0.4

(1)请根据电路图,用笔画线表示导线,连接图乙所示的实物电路(要求导线不能交叉);

(2)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片,电压表的示数约为3V保持不变,电流表的示数几乎为零,则电路的故障可能是    (选填"定值电阻R短路""定值电阻R断路"或"滑动变阻器断路");

(3)排除故障后,将多次实验测得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请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丙的坐标图中画出定值电阻R的I﹣U图像;

(4)分析图像可知,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    比。

如图所示,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所用器材:轻质杠杆(自身重力忽略不计)、容积为100mL的空桶、重为0.5N的物体M、刻度尺、细线。

(1)如图甲所示,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调节;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    

(2)把空桶悬挂在A点,物体M悬挂在B点时,杠杆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测得OA的长度为10cm,OB的长度为20cm,则空桶重为    N。

(3)若此时,往A点的空桶内注满某种液体,调节物体M到C点时,杠杆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测得OC的长度为42cm,则桶内液体的密度为    kg/m 3

如图所示,小明在做"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实验室有如下器材:电源(设电压恒为6V不变)、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V,灯丝的电阻约为10Ω)、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各一个,规格分别为R 1"10Ω 1A"和R 2"30Ω 0.5A"的滑动变阻器各一个,导线若干。

(1)连接电路时,小明应选用规格为    (选填"R 1"、"R 2")的滑动变阻器。

(2)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前,在甲图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置于    端(选填"A"或"B");

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不亮,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则故障原因可能是小灯泡发生    (选填"短路"或"断路")。

(3)排除故障,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到某位置时,电压表的示数为2.2V,若想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将滑片P向    (选填"A"或"B")端移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    V;通过实验,小灯泡的U﹣I图像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W。

(4)由图乙可知,小灯泡灯丝电阻大小的变化可能与    有关。

如图所示,是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量的多少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甲、乙是完全相同的密闭容器,里面密封着等量的空气,U形管中液面高度的变化反映密闭空气温度的变化,闭合开关前,A、B两U形管内液面相平。

(1)实验中,乙容器外部的电阻的作用是为了使左右容器内导体中的    不相等。

(2)由于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不易直接测量,因此在实验中是通过观察U形管中液面高度的变化来显示甲、乙容器内空气温度的变化,这里采用的物理研究方法是    

(3)通过对比观察A、B两U形管中液面高度的变化,    (选填"甲"或"乙")容器中导体的电阻产生的热量较多。由此可知,在电阻和通电时间相同时,电流越    (选填"大"或"小"),导体中产生的热量越多。

某实验小组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实验时应先调节杠杆在    位置平衡,若出现如图甲所示情况,应将杠杆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

(2)杠杆平衡后,他们在图乙所示的A位置挂上3个钩码,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时应在B位置挂上    个相同的钩码。

次数

F 1/N

L 1/m

F 2/N

L 2/m

1

2.0

0.05

0.10

2

3.0

0.10

2.0

0.15

3

2.0

0.30

3.0

(3)上表是该小组在实验中记录杠杆平衡的部分数据,空格处所缺的数据:△=    ,☆=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