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军在老师指导下,用“伏安法”测量一只小灯泡的电阻,他连接了如图所示的部分实验电路。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答题纸上连接完成小军的实验电路。
(2)小军连接完电路,检查无误后,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至 (填“ ”或“ ” 端,然后再关闭开关。
(3)小军通过改变小灯泡两端的电压,进行了3次测量,数据记录及算出的小灯泡的电阻值如下表:
实验次数 |
电压 |
电流 |
电阻 |
1 |
1.0 |
0.14 |
7.1 |
2 |
1.8 |
0.23 |
7.8 |
3 |
2.5 |
0.30 |
8.3 |
老师看了小军的数据记录,问小军:“你发现三次测量的电阻值相差较大了吗?小军与其他同学交流,发现其他小组也都有类似现象:小灯泡电阻的测量值随电压增大、亮度增强而增大,结合小灯泡发热发光的特殊性,小军突然意识到小灯泡的电阻可能与 有关,并通过教科书相关部分“信息窗”栏目得到了证实。
(4)小民则认为,实验肯定会有误差,为什么不说是测量误差造成的呢?通过小军的讲解,他终于明白了小军的实验结果不能单纯用测量误差来解释的原因,如果是测量误差的原因,电阻的多次测量值会表现出 的特点。

同一支圆铅笔,先后按图中方法A和B放置在同一个斜面的同一高度上(可利用你的手掌做斜面),方法______(选填“A”或“B”)中的铅笔比较容易到达水平面,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明做“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时,连接的实物电路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为3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

(1)用笔画线替代导线,将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2)碰接电路的最后一根导线时,灯泡立即发光,而且很亮,则连接电路时存在的不规范或不妥当是:① ;
② .
(3)实验过程中,当电压表示数为2.5V时小灯泡正常发光,由图乙可知电流表的示数为 A,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W.
(4)小明受此实验启发,想测定电动自行车上用作照明的LED(发光二极管)额定功率.在老师的帮助下通过实验得到该LED的电流电压图象如图丙所示,查阅资料知道该LED的额定电压为3V,结合图象可得该LED的额定功率为 W.小明进一步发现,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时,LED比小灯泡亮,请对此现象作出解释
在“探究哪些因素影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某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匀速提升钩码,测得了四组数据,如下表所示。

(1)前三次实验中,第次实验数据明显出现错误,应当剔除。
(2)第四次实验中,有用功是J,总功是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若仅增加钩码的个数,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根据以上信息,可以判断出该小组设计这四次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是否有关。
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使用下面的实验仪器进行有关测量:
⑴图甲中测得物体的长度是cm。
⑵图乙中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是g。
⑶图丙中家用寒暑表的示数是℃。
⑷图丁中电能表的读数是kW·h。
小华和小红在广场看到小朋友玩套圈游戏(如图甲所示)时,发现水平抛出的套圈落地时的水平距离不尽相同,引起了他们的思考.于是他们按图乙所示方法,找来圆弧轨道(末端水平)、一个小钢球,探究钢球水平抛出的落地点到抛出点的水平距离与哪些因素有关.探究前,他们提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1:与小球在轨道上静止释放时的高度h有关;
猜想2:与水平抛出点的离地高度H有关.
(1)为了验证猜想是否正确,需用测量水平距离s.请你运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帮助他们确定s的起点位置O,写出具体的方法.
(2)下表是他们在实验中测得的数据:
①分析实验序号为的数据,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与小球在轨道上静止释放时的高度h成正比;
②综合分析表中所给数据,请你写出s与h、H之间的关系式: .
③接着小华又想探究小球抛出的水平距离与小球的质量是否有关.请你简述小华的实验方案.简要做法: ;如何判断: .
| 实验 序号 |
轨道末端水平部分离地面的高度 H/m |
小球在轨道上由静止释放时的高度h/m |
落地点与抛出 点的水平距离s/m |
落地点与抛出 点的水平距离的平方s2/m2 |
| 1 |
0.5 |
0.1 |
0.45 |
0.2 |
| 2 |
0.5 |
0.2 |
0.63 |
0.4 |
| 3 |
0.5 |
0.3 |
0.78 |
0.6 |
| 4 |
1.0 |
0.1 |
0.63 |
0.4 |
| 5 |
1.0 |
0.2 |
0.89 |
0.8 |
| 6 |
1.0 |
0.3 |
1.10 |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