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物理电学实验中,通常用电流表和电压表进行有关测量:
(1)小明同学在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时,选用的器材有:额定电压为 的小灯泡(其阻值约为 、“ ”的滑动变阻器、两节新干电池等。
①连接电路时开关应 ;
②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帮小明同学将图甲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使闭合开关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最大;
③小明同学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滑片 移到某一位置时,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为测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将滑片 向 端(选填“ ”或“ ” 移动,直至电压表的示数为 ,此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
(2)小华同学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电路来测量一个阻值约为几百欧的电阻 ,他使用的电源电压为 ,电流表量程为 、 ,电压表量程为 、 。
①小华同学按照该电路图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观察到电流表指针不偏转,示数为零,电压表示数为 .则他连接的电路出现该故障的原因是 ;
②在排除故障换用新元件后,经检查电路完好。闭合开关,逐渐减小滑动变阻器的接入电阻至最小时,电压表有示数,但电流表的指针偏转角度很小,电流太小的原因是 ,所以按小华所设计的电路来测量这个电阻是不合适的;
③为了测出电阻
的阻值,老师给小华同学又提供了两个开关和一个电阻箱
,电阻箱是一种可以调节电阻大小并且能够显示出阻值的变阻器,它的电路符号用表示。请你帮助小华同学设计一个能测出电阻
阻值的实验电路,要求电路只连接一次。将你设计的实验电路图画在图2虚线方框中。
某学习小组使用几个相同的滑轮分别进行机械效率的测定,如图,他们测得钩码重G、拉力F、钩码上升的髙度h、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并将计算出的有用功W有用、总功W总和机械效率η数据一并记入下表:
(1)表格中数据★=
(2)比较实验1、2,第2次的机械效率较低,主要原因是
(3)比较实验2、3,影响这两次实验机械效率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4)在实验3的装置下再加挂一只相同的钩码,装置的机械效率将(变大/变小/不变)
小明在光具座上,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实验前,小明将所用凸透镜正对太阳,调整凸透镜的位置,当在地面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时,测得该光斑到镜面中心的距离为10cm。此操作是测量凸透镜的_。
(2)实验时,把凸透镜放在光具座刻度50cm处,蜡烛放在刻度20cm处,如图所示。通过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倒立、(放大/缩小/等大)的实像。
(3)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把蜡烛放在光具座刻度45cm处,凸透镜成像的特点是___(从像的大小、倒正和虚实三个方面填写)。
(4)如下图甲所示是现代城市很多路口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它可以拍下违章行驶或发生交通事故时的现场照片。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的工作原理与(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相似。如图乙和丙是一位行人横穿马路时差点与一辆汽车相撞,被先后拍下的两张照片,由图可以看出监控摄像头两侧安装了照明灯,它是为了照亮____(摄像头/汽车)。少数司机将光碟反向贴在汽车牌照上,利用光碟的____干扰摄像头的监控,这是违法行为。
小明用天平、细绳、烧杯和水(ρ水="1.0" g/cm3 )测定某工艺品(实心)的密度。
(1)实验过程如下:
①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200 g;
②用绳将工艺品拴好并浸没在水中,但没有触及杯底(如图所示),在右盘中增加砝码并移动游码,当天平平衡后,得出质量为208 g,则工艺品的体积为cm3;
③从烧杯中取出工艺品,用天平单独测量其质量,当天平平衡后,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工艺品的质量为g;
④工艺品的密度为ρ=g/cm3。
(2)小明测量的工艺品密度比真实值(偏大/偏小)。
小华学习做饭的过程中经常加热油和水,她猜想油的比热容比水小。如图所示,是她探究时的实验装置。左右两图中,除杯内分别装的是质量和初温相等的食用油和水外,其余都相同。
(1)能够支持她的猜想的事实是_______
A.同样情况下,油升温比水快 | B.油能把食物炸黄,而水不能 |
C.油能漂在水面上 | D.油比水难蒸发 |
(2)完成该实验还需要测量器材是_______、_______。
(3)食用油和水吸收的热量是用______________来反映的。
下面几幅图是课本中的一些实验装置图,请在题中空格处填入相应的内容。
(1)图a装置探究平面成像特点,选择透明玻璃板的目的;
(2)图b装置可探究跟电阻的大小关系;
(3)图c说明:断断续续的电流可产生;
(4)图d铁钉可以在石蜡上留下刻痕,这是因为铁的 比石蜡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