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
(1)某同学设计的实验电路图如图(甲 ,请你根据电路图用笔画线表示导线,把实物图补充完整。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滑动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大,且导线不能交叉;

(2)实验步骤:
①检查电路无误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至适当位置,使电压表的示数为 ,记录此时电流表的示数 ;
②把电阻 由 更换成 ,向 (填“左”或“右” 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仍为 ,记录此时电流表的示数 ,如图(丙 ;
③把电阻 依次更换为 、 、 ,重复实验步骤②,得到以下数据
|
5 |
10 |
15 |
20 |
25 |
|
0.40 |
0.14 |
0.10 |
0.08 |
(3)以上实验探究过程中,运用的物理探究方法是 法;
(4)分析以上数据,你得到的结论是: 。
下图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过程.
1)根据图中情景可以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是假设,②③是实验事实,④是实验推论 |
| B.①②③④都是实验事实 |
| C.①②是实验事实,③④是实验推论 |
| D.①②③是实验事实,④是实验推论 |
(2)每次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记下小车最终停在水平面上的位置.可知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路程越 .其中运动的小车在木板上最终
停下来,是因为小车在水平方向 ____受 (选填“平衡力”、“非平衡力”或“不受力”).
(3)若用木块代替小车再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还需要添加的器材是长方体木块、钩码和 .
在“测定额定电压为3.8V小灯泡功率”的实验中:
(1)某同学在连接实验电路时还有导线未接上,如图甲所示,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正确完成电路连接(请勿更改原有导线,导线不得交叉);
(2)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_______(选填“A”或“B”)端;
(3)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到某处时,电压表示数为3V,要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将滑动变阻器滑片向_______(选填“A”或“B”)端移动,当电压表示数为_______V时,小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的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_______W.
小明同学利用A、B两物体、砝码、泡沫等器材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如图所示。
(1)实验中小明是通过观察 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
(2)比较甲、乙两图所示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 。
(3)若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通过比较图 所示实验。
(4)小华同学实验时将物体B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所示。他发现
它们对泡沫的压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你认为他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 。
欣儿手头上有完全相同的l元硬币10枚,为了测出其中一枚硬币的密度,她设计了一个小实验.实验器材有空金属筒、量杯和水;主要的实验步骤如下:
A.将10枚硬币全部放入水中,此时量杯中水面处刻度如上图所示;
B.将10枚硬币放入金属筒中,让金属筒漂浮在量杯中,记下此时水面处的刻度值为53mL;
C.将空金属筒放入盛有适量水的量杯中,让其漂浮,记下此时水面处的刻度值为22mL.
(1)合理的实验顺序是________ (只填字母序号)
(2)由实验可知硬币的密度ρ=________kg/m3;
(3)实验中,欣儿运用了下列哪些实验方法? 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控制变量法 B.转换法 C.类比法 D.累积法
小明做“测定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被测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3.8V,实验室有如下器材:电压恒定为4.5V的电源、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各一只,导线若干。
(1)图甲是小明连接的实物图,连接错误的器材是:______。若按此实物图进行实验,闭合开关,滑片P向左移动时,电流表的示数将______,电压表的示数将______,小灯泡的亮度将______
.(以上三空均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小明重新正确连接电路后,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____W(保留一位小数),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约为______Ω。(保留一位小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