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小明在学习物体浮沉条件时,由于调制食盐水密度的操作不够精准,导致实验中鸡蛋很难悬浮在食盐水中,于是他对实验进行了改进:分别用量筒和烧杯等器材配制了三杯不同质量分数的酒精溶液,其中图甲 B 烧杯中的酒精与水的体积比为 9 : 6 .用注射器吸取密度为0.9克 / 厘米 3 的食用油分别在三杯酒精溶液中部注射一团油滴,一段时间后,如图甲所示。再过一段时候后,小明观察到油滴所处的状态如图乙所示。

为此,他作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______

【建立假设】假设一:可能是油滴的密度变小了。

假设二“可能是酒精溶液的密度变大了。

【实验方案】针对“假设一”的实验:用注射器吸取图乙任一烧杯中的油滴,将油滴注入到某一溶液中,观察其浮沉状况。

针对“假设二”的实验:先测定酒精溶液密度为 ρ 1 ,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再次测定它的密度为 ρ 2 ,比较 ρ 1 ρ 2 的大小。

【得出结论】油滴密度不变,酒精溶液密度变大。

请回答:

(1)根据小明所作的假设,推测小明所提出的问题是: 油滴沉浮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针对“假设一”的实验中,“某一溶液”是  

(3)小明经过思考,对“酒精溶液密度变大”这一结论作出合理的解释,即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10所示,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使小车从斜面上由静止开始滑下,接着在材料不同的水平面上继续运动,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

⑴实验中,为什么要让同一辆小车从同一个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_______。
⑵小车在不同的水平面上运动时,受到的运动阻力越小,小车在平面上运动
的距离越___(选填“长”或“短”);速度减小得越___(选填“快”或“慢”)。
⑶由此可进一步推理得出:如果小车不受力,它将做。

如图8所示,用酒精灯加热试管中的水。当水沸腾后,塞子被试管内的水蒸气推出,水蒸气的_____能转化为塞子的_____能。图9中汽油机____(填“甲”或“乙”)的工作过程与图8所示的能量转化一致。

如图7所示,为质量相等的两种液体甲和乙,分别用相同的两盏酒精灯同时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从图象可知,比热容较大的是液体

在图6所示的三个实验中,分别说明了什么物理规律。

(1)图甲表明。
(2)图乙表明。
(3)图丙表明。

为研究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做了如下实验在四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水和煤油,并用相同的加热器加热。下表为实验数据记录:

(1)通过分析_______(填标号)烧杯的数据,可得结论:在质量和升高温度都相同时,不同的物质吸收的热量不同。
(2)分析比较1、2烧杯的数据,结论:同种物质在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的热量与__有关。
(3)分析比较3、4烧杯数据,可得结论:质量相同的同种物质吸收的热量与____有关。
(4)综上所述,可以得出:物体温度升高吸收热量的多少与_____、_____和_____有关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