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科学兴趣小组在探究“压力和物体重力之间大小关系”时,小科同学提出的猜想是:“压力的大小等于重力。”科学兴趣小组做了相关的实验。
步骤1:选用材料相同、表面粗糙程度相同、重力不同的3个物体,用弹簧测力计测出三个物体的重力;
步骤2:把3个物体依次放在水平受力面上,用专用的仪器测出3次压力大小,实验数据见表1。
步骤3:改变受力面与水平面的倾角,用步骤2的方法,依次测出与水平面成 角和 角的压力大小,实验数据见表2和表3。
表1在水平面上所测数据 |
||
序号 |
重力 |
压力 |
1 |
5 |
5 |
2 |
10 |
10 |
3 |
15 |
15 |
表2在 角斜面上所测数据 |
||
序号 |
重力 |
压力 |
4 |
5 |
4.75 |
5 |
10 |
9.5 |
6 |
15 |
14.25 |
表3在 角斜面上所测数据 |
||
序号 |
重力 |
压力 |
7 |
5 |
4.5 |
8 |
10 |
9.0 |
9 |
15 |
13.5 |
请回答:
(1)比较序号 的数据可得:当同一物体静止在同一受力面上时,受力面与水平方向夹角越大,物体产生的压力越小;小科同学的猜想是 的。(选填“合理”或“不合理”
(2)进一步分析压力和物体重力之间的大小关系:先分析同表中的关系,再比较不同表之间的关系,综合可得出结论: 。
在图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
(1)是否要透过玻璃板才能观察到蜡烛A所成的像?答: 。能否用家用镜子的镜片替代玻璃板?答:。
(2)用玻璃板和与A相同的蜡烛B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关系并标记出像的。
(3)当蜡烛A靠近玻璃板时,要使蜡烛B与A的像重合,必须使蜡烛B 玻璃板。
探究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提出问题】气体的压强是不是与气体的流速有关系?有什么关系?
【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
(1)如图所示,取两张白纸,让其平行地自然下垂,向两纸中间用力吹气;
(2)你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和论证】你通过本实验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评估与交流】请你联系实际,举出一个生产、生活中与此知识有关的实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只相同的烧杯,分别盛有体积相同的水和酒精,但没有标签,小栋采用闻气味的方法判断出无气味的是水.小旭则采用压强计进行探究:
(1)若压强计的气密性很差,用手指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变化________(大/小).小旭把调节好的压强计放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该________(相平/不相平).
(2)小旭把金属盒分别浸入到两种液体中,发现图(甲)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小,认为图(甲)烧杯中盛的是酒精.他的结论是不可靠的,因为没有控制金属盒在液体中的_______相同.
(3)小旭发现在同种液体中,金属盒离液面的距离越深,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就越________,表示液体的压强越________(大/小).
(4)小旭还发现在同种液体中,金属盒距液面的距离相同时,只改变金属盒的方向,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________(不变/变化).表明在相同条件下,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________.
探究牛顿第一定律:
(1)过程方法:
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滑下,使得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初速度________(相同/不相同).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________(近/远).
(2)结论:
可见,小车受到的阻力较小,速度减少得越________(快/慢).进一步推理:若运动物体不受任何力的作用时,将做________运动.若水平面绝对光滑,本实验________(能/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中,小恒采用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 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______________状态时我们认为它受到的力是相互平衡的.
(2) 实验时,他发现当向左盘和右盘同时加入一个相等重量的砝码时,木块处于静止状态.此时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这些力是平衡的.小恒再把右盘中的砝码换成一个较重的砝码时,发现木块仍然处于静止状态,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这时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力________(平衡/不平衡).要避免这种现象产生,请你对该实验装置提出改进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