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如图,电源电压恒定, R 1 R 2 是定值电阻, R 1 = 10 Ω ,滑动变阻器 R 3 标有“ 20 Ω 0 . 5 A ”字样。只闭合开关 S 1 ,电流表的示数为 0 . 9 A ;再闭合开关 S 2 S 3 ,电流表的示数变为 1 . 5 A ,求:

(1)电源电压;

(2)开关 S 1 S 2 S 3 都闭合时, R 2 10 s 内产生的热量;

(3)只闭合开关 S 3 ,移动变阻器滑片时, R 1 的电功率变化范围。

科目 物理   题型 解答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电功率的计算 欧姆定律的应用 电功与热量的综合计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测量物质的密度”实验中:

(1)用调好的天平测金属块质量,天平平衡时砝码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金属块质量 m

   g

(2)用细线系住金属块放入装有 20 mL 水的量筒内,水面如图乙所示,则金属块体积 V    c m 3

(3)计算出金属块密度 ρ =    g / c m 3

(4)实验中所用细线会对测量结果造成一定误差,导致所测密度值  (偏大 / 偏小)。

(5)在上面实验基础上,利用弹簧测力计和该金属块,只需增加一个操作步骤就能测出图丙内烧杯中盐水的密度,增加的步骤是:  。盐水密度表达式 ρ 盐水 =   (选用所测物理量符号表示)。

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

(1)图甲中,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侧调节。

(2)图乙中,杠杆恰好处于水平平衡状态,若在 A 处下方再挂一个钩码,则 B 处所挂钩码须向右移动  格,可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

(3)杠杆处于图甲所示位置时,小李同学就在杠杆上挂钩码进行实验,小明认为这样操作会对实验产生以下影响:

①杠杆自身重力可能会对实验产生影响

②可能不便于测量力臂或出现力臂测量错误

③无法得出杠杆平衡条件

你认为正确的是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平面镜 M 水平放置,白色纸板竖直立在平面镜上,纸板由 E F 两部分组成,可绕竖直接缝 ON 翻折。

(1)如图,将一束光贴着纸板 E 沿 AO 射到镜面上 O 点,纸板 F 上会显示出反射光束 OB ,接着将纸板 F ON 向后翻折,则纸板 F   (能 / 不能)显示出反射光束,由此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 ON   内。

(2)小明在测入射角和反射角大小时只记录了一组数据(如表),根据这组数据,他  (能 / 不能)得出关于光反射时反射角与入射角关系的结论,理由:  

实验序号

入射角 α

反射角 β

50 °

50 °

小华和妈妈去超市购物,她们将 17 kg 物品放在小推车中推行,小推车在某段时间内速度 v 随时间 t 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已知小推车重 130 N ,所受阻力是总重的0.15倍。 ( g 10 N / kg )

(1)在 0 ~ 10 s 内,水平推力  (大于 / 小于 / 等于)阻力,阻力大小为   N

(2) 10 ~ 20 s 内水平推力做了多少功?

(3) 10 ~ 20 s 内水平推力的功率多大?

冰壶比赛中,为减小冰壶与冰面间的摩擦,运动员需在冰壶运动路线上的某些区域刷冰,如图甲。

(1)为探究刷冰长度的影响因素,小明和同学用图乙装置寻找模拟刷冰区域的材料,他们将木块分别放在长木板、绸布、棉布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做  运动,发现测力计示数关系是 F > F > F .若用木板模拟未刷冰区域,则应选  模拟刷冰区域。

(2)他们用图丙装置,将长为 l 的所选材料 M 平铺在木板上,让木板从斜面上滑下,经过 M 后停在木板上的固定位置 P .木板运动到位置 P ,所需 M 的长度 l 与哪些因素有关?大家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1:与木块由静止滑下时的高度 h 有关;

猜想2:与 M 左端到斜面底端的距离 x 有关。

①验证猜想1时,保持 x 不变,将木块从高度将静止滑下,改变 l ,使木块最终都停在位置 P ,数据记录如下:

序号

1

2

3

4

5

6

释放的高度 h / m

0.10

0.14

0.18

0.20

0.22

0.26

M 的长度 l / m

2.00

1.60

1.20

0.86

0.80

0.40

在图丁中描点作出 l h 的关系图线; l h 的定量关系是 l =   

②验证猜想2时,小明改变 x ,将木块从不同高度由静止滑下,记录数据,得出结论。

分析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是  

正确操作,发现每次只将 M 前后移动时,木块都会经过 M 停在 P 位置。该现象可否定猜想2的依据是  

若在上述正确操作中同时改变 x l ,则木块最终可能停在  (选填“ P 点左侧“” P 点右侧“或” P 点左侧或右侧“ )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