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提供的器材有:电源、标有“ 3 . 8 V ”的小灯泡、滑动变阻器 R 、电阻箱 R 0 、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及导线若干。

   (1)小虎按图甲电路图连接电路,闭合开关,灯泡不亮,此时电压表示数为 0 . 1 V ,电流表示数为 0 . 04 A ,灯泡不亮的原因是  ;移动变阻器滑片 P ,发现两表示数均不变,则电路连接存在的问题是  

   (2)实验中,电流表出了故障,同组的小明设计了图乙所示的电路。

①根据图乙电路,在图丙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图连接完整。

②正确连接电路后,将电阻箱阻值调到最大值。

③闭合开关 S 1 ,将开关 S 2 拨至“2”位置,当电阻箱的旋钮调到图丁位置时,灯泡恰好正常发光,则电阻箱接入电路的阻值 R 0 =    Ω

④再将开关 S 2 拨至“1”位置,此时电压表示数为 8 V ,则灯泡额定功率 P L =    W

(3)进一步分析实验数据,可判断小灯泡接入电路前,灯丝阻值的可能范围是  

科目 物理   题型 解答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电功率的测量实验 实物的电路连接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沙漠集水器

(1)有些沙漠紧邻大海,  (白天 / 晚上)风通常从大海吹向沙漠,导致空气中富含水蒸气。

(2)伯克利分校的团队设计出一款沙漠集水器 - WaterSeer ,如图所示,利用风能这种  (可再生 / 不可再生)能源,借助风力驱动风轮旋转,带动螺旋桨将讲空气输入金属管中部。

(3)深埋在土壤深处的金属管底部温度较低,由于金属的  (填物理属性)好使得金属管中部温度也降低。

(4)空气中的水蒸气在金属管中部  (吸 / 放热),液化成水滴,水滴在  力的作用下,沿管壁下落,汇集于金属管底部容器。

(5) WaterSeer 每天可以收集约 37 L 饮用水,合   kg ,应用前景十分乐观。 ρ = 1 . 0 × 10 3 kg / m 3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小明利用图示装置来测量烧杯中液体的密度,已知物块的体积是 50 c m 3 ,图1、2中物块均处于静止状态,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 g 10 N / kg

(1)图2中,物块受到的浮力为   N ,烧杯中液体的密度为   g / c m 3

(2)小明对本实验原理进行了进一步分析,从而得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与被测液体的密度之间的函数关系,则符合此关系的应是图3中的图线  (选填“①”、“②”或“③” )

(3)根据上述结论,小明对弹簧测力计刻度进行重新标度,将图2装置改装成一个密度秤,它的零刻度应标在   N 处,用它测量时,待测液体密度 ρ 应不超过   g / c m 3

(4)用此密度秤测量时,若物块未完全浸没,则测得液体密度值将偏  

(5)原物块质量、体积和密度分别记为 m 0 V 0 ρ 0 ,将原物块更换为下列哪些物块后,可以提高该密度秤测量液体密度时的精确度?你选择的是:  (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 .质量为 m 0 、密度比 ρ 0 小的物块

B .质量为 m 0 ,密度比 ρ 0 大的物块

C .质量比 m 0 大而密度比 ρ 0 小的物块

D .体积比 V 0 小的物块。

小兵用图1所示电路来探究“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1)将 R 调为 5 Ω ,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至适当位置,记录两电表示数。其中电压表的指针所指位置如图2所示,它的示数为   V

(2)将 R 调为 20 Ω ,小兵在记录数据前,他应先调节  ,使  

(3)多次实验后,小兵得到电流和电阻 R 的倒数的关系图象如图3所示,由此他得到的实验结论是:当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  (选填“正比”或“反比” )

(4)小兵身旁有一只仅能看清“▄ 0 . 25 A ”字样的小灯泡,为了知道其额定功率,他根据图3得到 0 . 25 A 对应的电阻值为 8 Ω ,从而算出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P = 0 . 5 W ,你认为小兵求小灯泡额定功率的方法是否正确:  (选填“正确”或“不正确” ) ,你的理由是:  

如图所示,某同学用自制的水透镜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向水透镜里注水时,水透镜的焦距将变小;当从水透镜里抽水时,水透镜的焦距将变大。

(1)如图1所示,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射向水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光斑,则此时水透镜的焦距为   cm ,实验前,应调节烛焰、水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在  

(2)该同学移动蜡烛,水透镜和光屏至图2所示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利用此成像特点可制成  (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 ) ;若仅将蜡烛与光屏位置对调,则在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 ) 看到清晰的像;

(3)在图2所示实验场景下,该同学把自己的眼镜给水透镜“戴上”(如图3所示),当从水透镜中抽出适量的水后,他发现烛焰的像再次变得清晰,由此判断该同学戴的是  眼镜(选填“近视”或“远视” )

从地面上搬起重物我们的常见做法是弯腰(如图甲)或人下蹲弯曲膝盖(如图乙)把它搬起来,哪种方法好呢?下面就建立模型说明这个问题。把脊柱简化为杠杆如图丙所示,脊柱可绕骶骨(轴 ) O 转动,腰背部复杂肌肉的等效拉力 F 1 作用在 A 点,其实际作用方向与脊柱夹角为 12 ° 且保持不变,搬箱子拉力 F 2 作用在肩关节 B 点,在 B 点挂一重物代替箱子。用测力计沿 F 1 方向拉,使模型静止,可测出腰背部复杂肌肉拉力的大小。接着,改变脊柱与水平面的夹角即可改变杠杆与水平面的夹角 α ,多次实验得出结论。

(1)在丙图中画出 F 2 力臂 L 2

(2)当 α 角增大时, L 2   (变大 / 不变 / 变小), F 1   (变大 / 不变 / 变小)。

(3)如果考虑到人上半身的重力,那么腰背部肌肉的实际拉力将比丙图中 F 1   (大 / 小)。

(4)对比甲乙两种姿势所对应丙图中的两种状态,由以下分析可得,  (甲 / 乙)图中的姿势比较正确。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