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酒瓶瓶盖,会闻到酒精的气味,瓶盖开启时间长了,会不会使酒的酒精度(酒中酒精和酒的体积百分比)降低呢?小明认为:酒精的密度为 与水的密度不同,若酒的酒精度发生变化,则酒的密度必定会变化。因此只要确定酒的密度是否变化,就能作出有效判读。于是他用天平、烧杯、量杯和白酒等器材。测量酒的密度,操作过程如下:
甲。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
乙。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白酒。测出烧杯和白酒的总质量;
丙。再将烧杯中的白酒倒入如图所示的量杯中,测出白酒的体积;
丁。计算出白酒的密度。
(1)①同学们认为小明的操作过程有不足,不足之处是:
. ;
. 。
②改进实验后,小明第一次测得白酒的质量为 ,体积 .过了一段时间后,第二次测得白酒质量是28.8
,体积是 。
.第一次实验时所测得的白酒密度是多少?
.分析实验数据后请判断:酒的酒精度有没有降低?
(2)小华对此问题也进行了探究。她在实验室取了两个相同的烧杯,在烧杯中分别装入 的料酒(酒精度为 和水,而后将两烧杯置于相同的环境中,过了一天,测得料酒和水的体积分别是 和 .请根据实验数据,分析酒的酒精度是否降低?

小明在报纸上看到一条消息,“一位少女落入冰窟,90后小伙为救人在冰面上匍匐前行”,小伙为什么不抓紧跑过去救人,却要慢慢爬过去?爱思考的小明想知道人平躺时对地面的压强,于是他找来了体重秤、米尺、粉笔粗略地测出了人平躺时对地面的压强。请你帮小明写出测量步骤。
某兴趣小组计划探究“铝棒的发声”。同学们使用一根表面光滑的实心铝棒,一只手捏住铝棒的中间部位,另一只手的拇指和食指粘少许松香粉,在铝棒表面由手捏部位向外端摩擦,可以听见铝棒发出声音,而且发现在不同情况下铝棒发声的频率是不同的,为了探究铝棒发声频率的影响因素,该兴趣小组找到不同规格的铝棒、虚拟示波器等器材进行探究。实验前同学们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 :铝棒发声的频率可能和铝棒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 :铝棒发声的频率可能和铝棒的长度有关
猜想 :铝棒发声的频率可能和手捏铝棒的部位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 ,同学们选择4根铝棒,每次均捏住铝棒的中间部位,由手捏部位向外端摩擦,实验所得的数据记录于下面的表格中,在 的误差允许范围内(频率相差在 以内)的测量值可以认为是相等的。
| 
     实心铝棒  | 
   
     铝棒长度  | 
   
     横截面积  | 
   
     频率  | 
  
| 
     1  | 
   
     71  | 
   
     2.9  | 
   
     3500  | 
  
| 
     2  | 
   
     78  | 
   
     2.9  | 
   
     3146  | 
  
| 
     3  | 
   
     71  | 
   
     5.2  | 
   
     3530  | 
  
| 
     4  | 
   
     78  | 
   
     11.7  | 
   
     3134  | 
  
(1)分析表格中数据,可知铝棒的发声频率与横截面积是 的。(选填“有关”或“无关”
(2)为了验证猜想 ,同学们选择横截面积均为 的铝棒,实验所得的数据记录于下面的表格中,同学们从表中前两列数据很难得出频率 与长度 之间的关系,他们利用图象法处理数据,画出了频率 与长度的倒数 的关系如图所示,分析可知发生频率 与铝棒的长度 的关系是 。
| 
     实心铝棒  | 
   
     铝棒长度  | 
   
     频率  | 
   
     铝棒长度倒数  | 
  
| 
     1  | 
   
     50  | 
   
     5000  | 
   
     2  | 
  
| 
     2  | 
   
     71  | 
   
     3500  | 
   
     1.4  | 
  
| 
     3  | 
   
     78  | 
   
     3146  | 
   
     1.28  | 
  
| 
     4  | 
   
     91  | 
   
     2700  | 
   
     1.1  | 
  
| 
     5  | 
   
     105  | 
   
     2375  | 
   
     0.95  | 
  
(3)同学们又通过实验探究了铝棒发声的频率和手捏铝棒部位的关系,在实验过程中,有同学们将发声的铝棒一端插入水中,可以看到 现象,有同学用手迅速握住正在发声的铝棒,可以听见声音很快衰减,原因是 。

小明同学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他用图甲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实验中电阻 两端的电压始终保持 不变。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甲图中实物电路连接完整(导线不得交叉)。
(2)开关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应置于 端(选填“ ”或“ ” 。
(3)在实验过程中,当把电阻 由 更换为 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应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某次实验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电流表示数为 ,此时 的阻值为 。
如图所示,一张很长的红地毯平铺在地面上。要把地毯沿着其长度方向移动一段距离,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从一端拉,但拉动整张地毯很困难,需要非常大的力。
(1)解释从一端拉动地毯需要非常大的力的原因: 。
(2)设计一种既简单又省力的方案,能将地毯沿长度方向移动一段距离(方案可选用的工具只有圆木棒,也可不选用工具;对方案也可结合示意图描述) 。
(3)对你所设计的方案作出可行性评价: 。

俗语说“响水不开,开水不响”。开水真的不响吗?小明对此进行了研究,他用圆底玻璃茶壶进行烧水试验,用温度计、数字声级计(测量声音强弱的仪器)分别测量壶内水的温度和壶旁声音的强弱,观察与测量结果记录表中:
| 
     水温 
  | 
   
     20  | 
   
     40  | 
   
     60  | 
   
     70  | 
   
     80  | 
   
     85  | 
   
     90  | 
   
     95  | 
   |
| 
     声强 级  | 
   
     37.5  | 
   
     38.0  | 
   
     40.5  | 
   
     43.4  | 
   
     46.8  | 
   
     52.9  | 
   
     54.4  | 
   
     55.2  | 
   
     52.8  | 
  
| 
     现象  | 
   
     壶底有极少微小气 泡  | 
   
     壶底有少量微小气 泡  | 
   
     有少量微小泡产生  | 
   
     少量气泡上升  | 
   
     上升起泡增多  | 
   
     大量气泡上升  | 
   
     水面有气泡  | 
   
     更多小气泡形成,水变浑浊  | 
   
     沸腾,水在壶内上下翻腾  | 
  
如图所示,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为 .分析表格中的信息,可知温度为 时,响度最大,在此温度之前,响度变大的原因可能是 ;对“开水不响”这句话新的理解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