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为“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图,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 。

(1)为了便于观察实验现象,实验环境应该 (选填“较亮”或“较暗” 一些。
(2)组装并调整实验器材。使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 上。
(3)如图所示,当蜡烛距离凸透镜 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找到一个清晰的倒立、 (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的实像。日常生活中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工作的。
(4)将图中的凸透镜换成焦距为 的凸透镜,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在光具座上移动光屏, (选填“能”或“不能” 找到某一位置,使像清晰的呈现在光屏上,理由是 。
如图甲所示,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1)在组装实验装置时,图乙中温度计放置正确的是 。
(2)沸腾时,水中产生大量气泡,气泡的体积在上升过程中逐渐变 。
(3)如图丙是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则水的沸点为 。
(4)实验时,从开始加热到水沸腾所用时间过长、为减少加热时间,下列做法不可行的是 。
.加大酒精灯火焰 .用初温较高的水
.增加烧杯中水量 .给烧杯加温。
用如图所示电路,测量一个额定电压为 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电阻 的阻值已知。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电路连接完整。
(2)在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 端(填“左”或“右” 。
(3)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 ,此时灯泡正常发光。
(4)接下来应进行的实验步骤是: 。

小明端着盆泼水时,盆留在手中,水却泼了出去,请你解释这个现象。
打开酒瓶瓶盖,会闻到酒精的气味,瓶盖开启时间长了,会不会使酒的酒精度(酒中酒精和酒的体积百分比)降低呢?小明认为:酒精的密度为 与水的密度不同,若酒的酒精度发生变化,则酒的密度必定会变化。因此只要确定酒的密度是否变化,就能作出有效判读。于是他用天平、烧杯、量杯和白酒等器材。测量酒的密度,操作过程如下:
甲。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
乙。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白酒。测出烧杯和白酒的总质量;
丙。再将烧杯中的白酒倒入如图所示的量杯中,测出白酒的体积;
丁。计算出白酒的密度。
(1)①同学们认为小明的操作过程有不足,不足之处是:
. ;
. 。
②改进实验后,小明第一次测得白酒的质量为 ,体积 .过了一段时间后,第二次测得白酒质量是28.8
,体积是 。
.第一次实验时所测得的白酒密度是多少?
.分析实验数据后请判断:酒的酒精度有没有降低?
(2)小华对此问题也进行了探究。她在实验室取了两个相同的烧杯,在烧杯中分别装入 的料酒(酒精度为 和水,而后将两烧杯置于相同的环境中,过了一天,测得料酒和水的体积分别是 和 .请根据实验数据,分析酒的酒精度是否降低?

利用光具座以及蜡烛、凸透镜、光屏等器材,可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实验时,首先在光具座上放置实验器材,若光具座 处放置蜡烛(如图所示),则 处应放置 (选填“凸透镜”或“光屏”。器材正确放置后,还应对其进行调整,使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 上。
(2)实验后,可得出凸透镜成像规律。根据成像规律判断下列说法,说法正确的是
.若凸透镜的焦距为 ,则烛焰距离凸透镜 时,可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
.实验过程中,蜡烛因燃烧而变短,则烛焰在光屏上的像会下移
.若烛焰朝着凸透镜方向前后不断晃动,则光屏上仍能观察到清晰的烛焰像
.若烛馅在光屏上成缩小的像,则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烛焰到凸透镜的距离
(3)某物理兴趣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后,得到了如下数据:
|
实验序号 |
物距 |
焦距 |
像的性质 |
像距 |
|
1 |
12 |
10 |
倒立放大实像 |
60 |
|
2 |
14 |
10 |
倒立放大实像 |
35 |
|
3 |
15 |
10 |
倒立放大实像 |
30 |
|
4 |
30 |
10 |
倒立缩小实像 |
15 |
|
5 |
30 |
12 |
倒立缩小实像 |
20 |
|
6 |
30 |
15 |
倒立等大实像 |
30 |
下列对表中数据的分析,错误的是
.当凸透镜的焦距相同,物距不同时,所成的像有可能相同
.当物距相同,凸透镜的焦距越大时,像距越大
.当物距相同,凸透镜的焦距不同时,所成像的性质有可能相同
.当凸透镜的焦距相同,且成放大实像时,像距与物距之和随物距的增大而减小
(4)将蜡烛置于凸进镜一倍焦距处,结果仍能观察到烛焰放大的像,这是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