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0”创新实验小组像科学家一样进行科学研究:
他们进入一个环境温度可以保持在 的实验室,尝试测量冰的密度。
【实验器材】天平(砝码)、弹簧测力计、量筒、烧杯、刻度尺、水、细木棒、形状不规则的小冰块
【实验步骤】
(1)选择合适的器材、测出小冰块的质量 ;
(2)选择器材 、 和水,测出小冰块的体积 ;
(3)根据 ,代入所测得的实验数据,并通过计算得到冰的密度为
小华同学做完实验,意犹未尽,还想回家测量正方体小冰块的密度是否与实验室中所测冰的密度一致,经王老师同意,他将实验桌上的所与器材带回了家,请你仅利用所带回家的器材,为小华设计一个最简便的实验方案,测出该冰块的密度。
【实验步骤】
(4)选择器材 、 ,测得冰块的质量;
(5)选择器材 ,测出该冰块的 。
(6)通过计算得出冰的密度。
【实验分析】
小华同学发现所测冰的密度比实验室中所测得冰的密度更大,原因可能是 。
小段用如图所示装置,使用一根杠杆 和滑轮的组合将一合金块从水中提起,滑环 可在光滑的滑杆上自由滑动。已知合金密度 :所用拉力 为 ,且始终竖直向下: 为支点,且 :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 .若杠杆质量、杠杆与攴点间摩擦不计,整个过程中合金块始终未露出水面。求:
(1)当拉力 向下移动距离为 时,拉力 对杠杆所做的功?此时绳子对杠杆 点的拉力?
(2)合金块的体积?
一辆质量为 的摩托车,发动机功率为 ,摩托车在此功率下以 的速度匀速行驶了 。
(1)求摩托车受到的重力是多大?
(2)求这段时间摩托车发动机对摩托车所做的功?
(3)求摩托车这段时间通过的路程?
小飞在做“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时,淮备了以下器材:两节新的干电池,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定值电阻 , , , 、开关、导线若干。
(1)在按电路图连接实物时,开关必须处于 状态;在实物图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要移到 (选填“最右端”或“最左端” 。
(2)图1是小飞连接好的实验电路,闭合开关后,他发现移动滑片的过程中,电流表的示数 ,电压表的示数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小冲在一旁观察后指出小飞没有按照电路图正确连接实物,请你在实物图上对连接错误的一根导线打“ ”,并用笔补画一根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正确。
(4)问题解决后,他们接入 的电阻进行实验,并得出下表中的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后得出实验结论是: 。
电压 |
1 |
1.5 |
2 |
2.5 |
电流 |
0.1 |
0.15 |
0.2 |
0.25 |
(5)接下来他们分别接入其它电阻再次对电流与电阻关系进行探究,并作出了如图2所示图象,请你通过图象中所给信息计算出实验过程中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 。
小蓉和同学们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来探究阻力对运动小车的影响。
(1)实验开始前,小蓉让小车从斜面不同高度由静止下滑,大家发现,小车在斜面上的高度越高,小车到达水平木板时的 越大,小车在水平木板上运动距离越远。从而让大家更加明确了,本实验要使用 法。
(2)实验中,大家将可调节倾斜角度的斜面与木板平面组合,然后依次将毛巾、棉布铺在木板上,开始探究小车在三种平面上的运动情况,结果发现小车直接冲出棉布末端,在仅有目前已搭建好的实验器材基础上,他们采取 的方法完成了整个实验探究过程。
(3)通过实验分析可知,水平面越光滑,同一运动小车受到的阻力 ,速度减小得越 。推理可知,同一运动小车如果不受阻力作用,它将 。
为了探究物质熔化的规律,小靖同学所在的学习小组选取了冰与海波两种物质,并利用图甲中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
(1)在探究“冰的熔化规律”实验中,宜选用 (选填“碎冰块”或“体积较大的冰块“ 。
(2)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小靖他们做岀了熔化图象,如图丙:他们发现冰和海波在熔化过程中,虽然不断吸收热量,但温度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且在熔化时一直保持 状态,由此他们判断冰和海波都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
(3)根据实验现象可如,海波的熔化图象是 (选填“乙”或者“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