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短文,然后回答文后问题
手工制茶,指尖上的传承
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在长沙以北有一条贯穿了9个乡镇的“百里茶廊”,2017年清明节,小天在几位“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的带领下,到“百里茶廊”的某茶厂体验手工制茶,小天把手工制茶的部分工序记录如下:
萎凋:将采摘回来的茶叶摊晾于无直射阳光的通风干燥处,鲜叶水分降到 左右。
杀青:将萎凋以后的茶叶放入电炒锅内,把电炒锅调至高温挡,用手快速翻炒,去除青叶味,蒸发一部分水分。
摇青:把茶叶置于摇青器具中,通过摇动,茶叶与茶叶摩擦,造成叶细胞损伤,促进茶叶氧化,诱发香气,形成茶所特有的清香。
揉捻:手工揉捻,让茶叶细胞壁破碎,并揉成卷曲的样子,使其成线成条,从而使茶汁在冲泡时易溶于茶汤,提高浸出率。
烘焙:使揉捻成条的茶叶放入电炒锅内用手翻炒,蒸发叶内多余水分,定型、产香。
复焙:打开电炒锅的低温挡用手慢速翻炒,再次蒸发茶叶内多余的水分。
(1)平整的茶叶被揉捻卷曲成线说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2)在制茶的过程中可以闻到茶叶的清香,说明分子在做 运动;
(3)从文中找出加快茶叶水分蒸发的工序,并指出其加快蒸发的方法。
工序: ;加快蒸发的方法: 。
小禹在复习"探究导体的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产生了一些疑惑;实验中为什么选择不常见的镍铬合金作为研究的导体,而不选用常见的铜丝?难道选用铜丝会不利于探究?带着这些思考,小禹决定进行实验验证;
(1)为了能够更好地反映出电阻的变化,小禹可以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接入 ,且与研究导体 联。
(2)连接电路时,开关必须处于 状态。
(3)实验中,选择一根带鳄鱼夹的导线,主要是为了方便改变 。
(4)分别用铜丝、镍铬合金丝进行实验,记录实验结果于下表,对比实验记录,发现用 作为研究导体,实验现象不明显。不明显之处是: 。
研究导体 |
铜丝 |
镍铬合金丝 |
||||||
长度/cm |
100 |
80 |
50 |
100 |
100 |
80 |
50 |
100 |
直径/mm |
0.5 |
0.5 |
0.5 |
0.7 |
0.5 |
0.5 |
0.5 |
0.7 |
灯泡亮度 |
很亮 |
很亮 |
很亮 |
很亮 |
较亮 |
较亮 |
亮 |
亮 |
电流/A |
0.42 |
0.42 |
0.43 |
0.43 |
0.24 |
0.26 |
0.31 |
0.30 |
(5)通过实验,小禹解开了心中的疑惑,并进一步理解了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及其在电学实验中的作用,如在图2所示的"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将电阻R由5Ω换成10Ω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该向 (选填"上"或"下")端移动,以起到使电阻R两端电压 的作用。
在“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依次将物体缓缓浸入水中。
①从位置2→3的过程中,物体受到的重力 ,受到的浮力 。(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②从位置3→4的过程中,物体受到的浮力不变,说明物体受到的浮力与浸没的深度
(选填“有关”或“无关”)。
③图乙中的 (选填“a”或“b”)能反映测力计示数在甲图实验过程中的变化。
④实验中用手提着测力计,可能会使测力计示数不稳定,你的改进建议是 。
(2)课本中提到,物体在空气中也会受到浮力作用,因此小禹设计了一个测量空气浮力大小的实验;
①排尽一个大气球内部的空气,测出气球的重力G球;
②将适量的氢气充入气球,用细线扎紧封口,按图丙所示测出拉力的大小F拉;
③根据F浮=F拉+G球,求出气球所受浮力大小(细线重力和摩擦忽略不计)。小禹的实验方案中,计算浮力的方法有误,错误是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托盘天平是测量 大小的工具,使用时应放在 台面上。
(2)如图甲所示,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其中读数方法正确的是 (选填“a”或“b”),铅笔的长度为 cm。
(3)图乙所示测量仪器的名称是 ,它的测量范围是35℃﹣ ℃
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 2为0﹣20Ω的滑动变阻器。A 1的量程为0.6A,A 2的量程为3A,V 1的量程为15V,V 2的量程为3V,不考虑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定值电阻R 1的I﹣﹣U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
(1)当S 1、S 2都闭合时,A 2读数为1.25A,V 1读数为6V,小灯泡L恰好正常发光,求定值电阻R 1的阻值和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2)当S 1、S 2都断开时,为保证各表的安全使用,求滑动变阻器允许连入电路的阻值范围。
(3)当S 1、S 2都断开时,在各表均能正常工作的情况下,求小灯泡L消耗的最大功率与最小功率之比是多少?该电路通电80s至少能产生多少热量?
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圆柱形容器的底面积为100cm 2,装有20cm深的水,容器的质量为0.02kg,厚度忽略不计。A、B是由密度不同的材料制成的两实心物块,已知B物块的体积是A物块体积的 .当把A、B两物块用细线相连放入水中时,两物块恰好悬浮,且没有水溢出,如图乙所示,现剪断细线,A物块上浮,稳定后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变化了60Pa,物块A有 体积露出水面。已知水的密度为1.0×10 3kg/m 3,g取10N/kg。试求:
(1)如图甲所示,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2)细线被剪断后水面的高度差;
(3)A、B两物块的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