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测量某种液体密度时,物理兴趣小组讨论形成了以下方案:
.将量筒中的液体倒入烧杯,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
.将适量的液体倒入量筒,测出液体的体积
.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
.计算出液体的密度
(1)以上方案中的步骤,其正确顺序是 (只填写序号即可)。
(2)用所测物理量的符号写出液体密度的表达式 。
(3)在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称量空烧杯的质量时,往右盘中加入最小的砝码后,发现指针在分度盘上的位置如图所示。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 。
(4)在对实验方案进行论证时,老师指出该方案误差较大,请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及结果。
(5)请结合(4)中的分析,对该物理兴趣小组形成的方案进行完善。

请在图中完成光路图。

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是定值电阻,小灯泡 的额定电压是 且灯丝电阻不随温度变化。当闭合开关 、 ,断开开关 ,调节滑动变阻器 的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从 变为 的过程中,电路总功率变化了 ,其中电压表示数为 时,电流表示数为 ;滑动变阻器 的电功率 与电压表示数 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滑动变阻器 的滑片在 点、 点时,对应电压表示数为 、 ,且 .求:
(1)定值电阻 的阻值。
(2)电源电压。
(3)滑动变阻器 的滑片从 点滑到 点过程中, 接入电路的阻值范围。
(4)当闭合开关 、 ,断开开关 ,滑动变阻器 的滑片在中点时,小灯泡 恰好正常发光,其电功率为 ;当滑动变阻器 的滑片在阻值最大处时,小灯泡 的电功率为 .则 与 之比是多少?

小林家门口到贵港新世纪广场的公交路线全长 ,周末,小林从家门口的公车站乘坐公共汽车用时 到达新世纪广场公交车站与同学汇合。求:
(1)公共汽车从小林家门口的公车站到新世纪广场公车站的平均速度 是多少 ?合多少 ?
(2)新世纪广场到园博园的公交路线全长 ,则小林和同学从新世纪广场公车站乘坐公共汽车到园博园公车站需要用多长时间(假定此公共汽车的速度 与 相同)?
用“伏安法”测未知电阻的阻值。
(1)请用笔画线表示导线,将图甲所示的实物连接成完整电路。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变小(请勿更改原有导线,导线不能交叉)。
(2)连接电路前,开关必须 。电路接通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应该移至图中 处(选填“ ”或“ ” 。
(3)小林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示数为零,但电压表有示数,此时电路中的一处故障是待测电阻 (选填“短路”或“断路” 。
(4)小林排除故障后,用滑动变阻器调节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对应每次变化各测一次电流值和相应的电压值并记录到表格中。有一次测量电流表的指针如图乙所示,其示数为 ;另一次测量电压表的指针如图丙所示,其示数为 .小林根据几组实验数据计算出 的值,为了进一步减小误差,绘制了 的 图象。
(5)另一组的小宇用相同的器材进行实验,并根据自己所记录的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丁所示的 图象。小林发现小宇绘制的 图象和自己绘制的 图象不同,你认为其原因是小宇 ;小林根据小宇的 图象也可计算出待测电阻 (实验过程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如图所示,是同学们在“探究同一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图。图甲、乙、丙容器中装的液体是水,图丁容器中装的液体是酒精, 、 、 、 分别是图甲、乙、丙、丁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请回答以下问题:
(1)图甲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
(2)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为 。
(3)分析图中乙、丙两图实验数据可得: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 有关;分析图中 两图实验数据可得: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
(4)实验中采用的探究方法在研究物理问题时经常用到,称为 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