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甲所示,是小蕊同学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装置。
(1)图甲的实验装置,安装时应按照 (选填“由上到下”或“由下到上”)的顺序;实验中除了图甲的器材之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
(2)图甲装置中硬纸板的主要作用是 。
(3)小蕊用质量为 的水做实验,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绘出图乙中的 图线,由 图象可知: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 。
(4)若换用初温相同的质量为 的水做实验,得到的图线是图乙中的 。(选填“ ”“ ”或“ ”)
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刻度尺,刻度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刻度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1)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的地方(填“较明亮”或“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的同时,也能观察到蜡烛B,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2)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刻度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
(3)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
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
(4)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
(5)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到平面镜的的关系。
(6)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关系。
(7)移走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的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接受到蜡烛的像(选填“能”或“不能”)所以平面镜成的像是像。
某同学只画了一条入射光线和另一条反射光线,请你帮他画出发光点S和它的像S。
画出图中光的大致传播方向,(已知水面与凸透镜主轴重合)
作出图中的物体AB在平面镜中成的像。
在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让同一个铁球从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释放,撞击同一木块,能让木块在长木板上滑行一段距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铁球的动能大小与_________的关系。
⑵如果在某次实验中,木块运动到了长木板的末端之外。在不更换实验器材的条件下,解决的办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如果用圆柱体代替铁球做该实验,其好处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若水平面绝对光滑且不计空气阻力,该实验还能得出结论吗?答: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