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小明用同一光源做了以下几个光学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发现像成在光屏的上方,当如图所示,要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向       (选填“上”或“下”)调节凸透镜;调好后,发现光屏上的像与光源等大,则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2)实验2:如果利用实验1的装置,光源位置不变,取下凸透镜,在原透镜位置正确放置带小孔的遮光板,若还想承接与光源等大的像,光屏应该        (选填“左移”、“右移”或“不动”),此时成的像与实验1成的像相比         (选填“较亮”、“较暗”或“一样亮”)。

(3)实验3:如果利用实验1的装置,光源及光屏位置不变,取下凸透镜,在原透镜位置正确放置一块薄玻璃板(不考虑玻璃板厚度),在光源一侧透过玻璃板观察,能否在光屏位置看到像:          (选填“能”或“否”);此时成的像与实验1成的像在哪个方面有区别:          (选填“正倒”、“大小”或“完整度”)。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小轮车
2011年5月20日,亚洲小轮车锦标赛在江苏开赛。
小轮车是指车轮半径为20英寸的自行车。车身一般采用合金材料制成,可以承受从几米高的地方快速落下的冲力。车把可以转动360度,前后轮都装有供脚踩的“火箭筒”等。
本次比赛属于平地花式赛,它最基本的动作有后轮点地跳、前轮点地跳、擦轮、定车、飘、过桥等。赛场上,运动员首先用力蹬车加速上升,越过最高坡道,而后又疾驰而下,跨过不同坡道,不断上升、下降,最终冲向终点。比赛过程中,优秀运动员一次可跨越几个坡道。车手们的精彩表现给市民带来了速度、力量与美的享受。
(1)小轮车的坐垫呈马鞍型,它能够增大坐垫与人体的接触面积,以减小臀部所受的,小轮车的车身可以承受从几米高的地方快速落下的冲力又能轻松的完成点地跳、跨越坡道等花式动作,所以车身一般采用密度小、大的合金材料制成。
(2)运动员用力蹬车可加速上升,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到达坡道最高点时自行车仍要继续向前运动,这是因为自行车具有
(3)运动员骑车离地飞跃到最高空时,受力(选填“平衡”或“不平衡”)。

小明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如图18所示:
(1)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调整(选填“上”或“下”);
(2)实验过程中,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等大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cm;
(3)接着使烛焰向左移动5cm,此时应该将光屏向
移到某一位置(选填“左”或“右”),才能在屏上得到倒立、、清晰的实像(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

某同学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黑纸的上面,再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用眼睛进行观察,如右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到镜面的_________的关系;
(2)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的___________的关系;
(3)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在光屏上______(填“能”与“不能”)接收到蜡烛A的烛焰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_像.

在探究声音与频率关系实验中,把尺放在桌面上,使尺的一端伸出桌边,用手拔动钢尺,听尺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同时观察尺振动的快慢。下表是实验记录情况,请你补充表中的空缺:


尺出的长度
尺振动的快慢
音调的高低
第一次



第二次



(1)进行实验时,为了保证两次实验的响度不变,必须保持钢尺的不变。
(2)实验结论:声音的音调高低和有关。

观察图甲、乙的两幅图,将测量结果写在其下方相应空格处.

(1)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木块的长度是cm
(2)汽车速度仪表上的速度为km/h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