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学校研学团队来到“海上碑”研学基地开展活动,配备以下物品:弹簧测力计、几瓶纯净水、保温瓶自备热水、细线、小刀、锤子等。已知 ,常温时 .他们采集了一小块岩石样本,进行如下探究:
(1)用细线系住小石块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静止时示数如图,为 。
(2)把纯净水瓶切掉上半部分,把小石块慢慢浸没在水中,未碰触瓶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则小石块受到的浮力 .可得小石块的体积 。
(3)计算得出小石块的密度为 。
(4)已知海水的密度为 ,若把石块浸没在海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5)测量过程中,如果利用的是保温杯中的热水,计算时仍取 ,测得小石块密度与真实值相比应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小郑使用电流表测量小灯泡的电流,连接的实验电路如图甲所示。
(1)如果不能估计电流大小,他应把导线a接到电流表标有_____(选填“﹣”、“ ”或“ ”)的接线柱上,通过开关来试触并观察。
(2)闭合开关后,他观察到小灯泡正常发光,而电流表指针偏转角度很小。对于该现象,下列分析合理的是_____。
A. |
可能某处导线断了 |
B. |
可能电流表烧坏 |
C. |
电流表的量程过大 |
D. |
电源的电压过低 |
(3)某次测量中,小郑不小心将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造成表的指针反向偏转。为弄清原因,他查看了说明书,表头结构示意图如图乙。他作出如下分析:当反接时,电流方向改变,磁场对通电线圈的作用力方向改变,带动指针反偏。你认为小郑的上述分析_____(选填“有”或“没有”)道理。
小华偶然间竖直向下看到放在玻璃砖下面的字发生了错位。
(1)他想光斜射时才发生偏折,才会出现“池底变浅”的现象。那么,光在垂直入射时,光线不再偏折,还会有“池底变浅”的现象吗?上述过程,在科学探究中叫做____ (选填“设计实验”“提出问题”或“分析论证”)。
(2)①联想到“平面镜成像”找像位置的方法,于是他按如图甲所示将玻璃砖紧贴物体摆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一张白纸上,标记出物体的位置。按照图乙的方式沿水平方向观察物体(观察盒上的条形码)。当看到物体经玻璃砖成的像时,前后移动小卡片,使小卡片与像在同一个平面上,将小卡片此时的位置标记在白纸上,这样就找到了放置一块玻璃砖时 ____的位置。
②随后,他将玻璃砖离开物体向观察者移动一小段距离后进行观察,发现像的位置不变,说明玻璃砖与物体的距离 ____影响成像位置(选填“会”或“不会”)。
(3)为了观察不同厚度玻璃的成像情况,他将第二块相同玻璃砖紧贴在第一块后面,如图丙所示,观察并记录像的位置;他再将第三块相同玻璃砖紧贴在前两块后面,如图丁所示,观察并记录像的位置。记录数据如图戊所示。
①分析图戊的数据可知,用一块玻璃砖观察时,像与物体的距离是____ ;
②三次实验都说明了光在垂直入射时,像的位置会____观察者(选填“靠近”或“远离”)。
(4)从图戊的实验数据还可以得出:玻璃的厚度越厚,像与物的距离越____。
(5)从以上探究可知,从竖直方向看到的池底比它的实际位置____(选填“浅”或“深”)。
如图甲是小亮设计的能做“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和“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的装置。
(1)小亮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其中存在两处错误,请找出一处并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正错误后重新实验,观察并记录温度计A的示数,作出如图乙所示的图像。通过图乙分析可知冰是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3)图乙中, 阶段试管中的物质处于____状态,此过程中温度不变,内能____。
(4)观察并记录温度计B的示数,绘制出图丙的图像,根据图像可知水的沸点为____ ,说明当地的大气压____ 个标准大气压。
(5)观察到烧杯中的水已沸腾,且A、B两温度计示数相同,此时试管中的水____ 沸腾(选填“会”或“不会”)。
小金配合社区防疫工作,用体温计测量体温。如图所示体温计的测量范围为 到 ,最小刻度为____℃。消毒后用手指捏紧体温计上部,____(填写操作),使体温计的水银柱回落到 以下,然后放入自己腋下5分钟,取出后直接读数。体温计离开人体后水银柱不会回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小金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导体R的电阻。在正确连接电路的基础上,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RP,先后完成了四次实验,测得的电压和电流值如表所示。回答问题:
实验次数 |
U(伏) |
I(安) |
1 |
|
|
2 |
|
|
3 |
|
待填 |
4 |
|
|
(1)根据实验要求,用笔画线作为导线在图中正确连接电压表。
(2)第3次实验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电流为____安。
(3)根据表中数据,在实验过程中,滑动变阻器 滑片移动的方向是____(选填“A→B”或“B→A”)。